麦积山石窟“修佛”人
2022年9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麦积山石窟“修佛”人

《新京报》 记者 刘旻 陈杰
修复前的重要工序:清灰
修复文物或加固洞窟,需要土壤做实验
麦积山,被美学界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在极狭小的空间需要侧躺着工作
待壁画压平,根据空鼓恢复情况再填泥
 

56岁的牟常有是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一名高级修复技师,在麦积山石窟从事洞窟文物的修复工作已经有37年。他常说,一场文物修复就像一台大手术,要没一下子站几小时的体力和耐心,坚持不下来。文物修复常常都在追求极致,这显然不是普通人、门外汉可以胜任的,更何况还要择一事,终一生。

2019年5月,牟常有被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匠联盟理事会授予首批“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工匠”称号。

从农民到修复师

37年前,牟常有还是一个19岁的乡村少年,站在自家的院子里,抬头就能看见兀自耸立在群山中的丹霞方山,麦积山。

1975年~1984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对石窟整个山体用现代技术进行了加固,加固工程结束,文物本体的保护和修复被提上了日程,这项工作除了一些主要的技术人员,还需要就近找一些帮忙的小工。1986年,牟常有走进了麦积山石窟。小工的工资以天计算,每天1.65元。1996年实施退耕还林,很多人劝牟常有一起外出打工,哪怕离开麦积山到村副业队,收入也会好很多。“我是个农民,土地退耕还林之后,我就把文物修复当成务农一样去干。”就像农民守护土地一样,那些破损的佛像,修一个就是一个功德;即将脱落的壁画,修一块就有一种欣慰。

和传统的泥瓦匠、木匠一样,牟常有也是在耳濡目染以及师傅言传身教之中学习手艺。他会默默记下师傅的整个修复操作,从材料工具的准备到具体的工艺与流程,并且思考师傅为什么会对材料比例有调整,修复泥质在什么情况下调整不同稠度,遇到特殊文物病害该怎么样处理。

逐渐地,牟常有完成了从乡村少年到文物修复技师的转变。

泥土拼接起37年的人生

37年来,牟常有总共修复了大小23个石窟。

在别人看来,牟常有的人生就是一块块泥土拼接起来的,单一且辛苦。但在牟常有看来,这更是一种享受。泥塑、壁画里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审美趣味。自2001年开始独立修复洞窟后,牟常有首先修复的是第70窟顶高、面阔都是一米多的小型龛。“当时整个龛的壁画都快从崖壁上脱落,用锚杆挂麻压泥,花了一年时间把它们贴了回去。”

修复第74窟前,右壁坐佛坛基的泥层近一半缺失,导致坐佛悬空,需要进行支撑。他认为需要采取古人的材料和工艺进行修复。

牟常有回村找来老房子墙上的土坯,用板车拉到石窟下面,再用绳子捆上土坯背到上面的窟里。上下一趟半小时,他每次背六块土坯,背了两天,把40厘米高的缺失部分垒起来,挂粗泥加固,又做了T形木骨架进行支撑。这尊坐佛如今看起来稳坐高台。

一起工作的田丰、李海亮都管牟常有叫“叔”。“叔”讷于言而敏于行,平常言语不多,但在修复现场,一旦有年轻人提问,他马上悉数道来,不做丝毫保留。麦积山的文物修复人员以前多以传帮带的方式培养新人,主要偏重修复技术。自2017年归入敦煌研究院后,又加强了保护工程的参与和理论学习,现在能上手修复的技术人员有近10人,他们多为本地的高校艺术生,对家乡和麦积山有着独特的情感。

修复“万佛洞”

2010年至今,牟常有先后3次承担第133窟不同位置的佛龛修复工作。开凿于北魏的第133窟是麦积山石窟内部空间最大、精品最多的洞窟。这个洞窟还有一个沿用至今的名字叫“万佛洞”。

目前正在修复的是东室第7龛主佛,莲台的莲瓣碎裂成多块,莲台下的须弥座变形失稳。如果不修复,不出几年,主尊宋代佛像就会坍塌。

在做坛基内部加固前,需要先清理倒凹字形坛基内部的杂物,因为坛基较低,牟常有需要侧卧在地伸长脖子,借助LED照明灯和手电筒共同的亮光才能看清里面,然后一点点往外清。牟常有在修复现场会不断去发现古代工匠的手艺、方法,甚至他们的生活,人的信息最关键,避免了很多考古信息的遗失。

“做个修复师,技术再好,研究再多,还是得多干,修复是手上的开悟。”牟常有说。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