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喜受“一字”
白乐夫:参加中国抗战的德国“白求恩”
3上一篇 2022年9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白乐夫:参加中国抗战的德国“白求恩”

王坤
 

白乐夫原名罗尔夫·贝克尔,是一名德国共产党员。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医生,也是一位反法西斯战士。他曾作为军医在中国参加抗日战争,秉持国际共产主义精神为中国军民服务。

追随心中理想而投身革命事业

1906年12月12日,白乐夫出生在德国埃伯斯瓦尔德。他的父亲是一名药剂师,受家庭影响,他进入医学院学医。在青年时代,白乐夫就对纳粹的残暴统治深恶痛绝,对民众的悲惨遭遇深感同情,这样的经历和思想也促使他后来走上了革命道路。因为崇敬加拿大医生诺尔曼·白求恩,他到了中国后为自己取名白乐夫,他说:“我姓白,白求恩的白。我是一条快乐的汉子,所以叫白乐夫。”

1936年7月,佛朗哥在德国和意大利政府的武装支持下,发动内战,妄图颠覆刚刚成立的西班牙民选共和国。得知消息的白乐夫义愤填膺,辗转丹麦、比利时、法国,于次年2月27日抵达西班牙阿尔巴塞特,作为军医参与西班牙内战,实现了他投身革命的理想,但由于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失败,白乐夫也被关进了集中营。

但是白乐夫对于革命的向往没有改变。1939年,他响应国际医药援华会的号召,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参加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战争。正如他说的,“当年,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失败后,我们就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和苏联身上”。他希望在这里看到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939年5月20日,白乐夫与奥地利医生严斐德、捷克医生纪瑞德乘坐货轮,从英国利物浦出发,押送国际医药援华会筹集的捐款、药品和医疗器材来到中国。经过一个多月的漫长旅程,他们到达香港。由于当时中国沿海的港口被日军占领,白乐夫一行人绕道越南,再从广西入境,最后到达当时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所在地——贵阳图云关。

在中国行医过程中不畏艰难救死扶伤

经过短暂的休整,白乐夫等外国医生和中国医生混编成若干医疗队奔赴各地。在医疗队的8年时间里,白乐夫去过中国许多省市,包括贵州、湖南、江西等地。

由于饱受战火多年,前线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都极其恶劣。在行医过程中,白乐夫及同事早已将住茅草屋、睡竹板床、吃糙米饭视为家常便饭。而1把小刀、1个钳子和7个血管钳,往往就是一台手术的全部器械。尽管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白乐夫依然秉持作为医生的职业素养,坚持在红十字旗帜下工作,为中国抗战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在随军队行医的过程中,白乐夫目睹了日军轰炸和杀戮对中国普通百姓造成的伤害,心情十分沉重。但眼前残酷的现实也激起了他的斗志,使他更加忘我地工作,最大限度地救治中国军民。在中国的行医过程中,白乐夫不为名利,一直将救治中国人放在第一位。在江西修水县,由于伤患众多,高强度的工作和虚弱的身体状况使白乐夫感染了斑疹伤寒。幸亏得到八路军及时的医治,他才死里逃生。

1944年,白乐夫受红十字会的委托,在云南楚雄建立野战医院。尽管困难重重,但是白乐夫总能想办法克服。例如,他们在两个椅子上架个板子,在木板上挖个洞,就可以让伤员躺在上面当作病床。为了对付伤病员身上的虱子,白乐夫想出了用热水蒸气杀灭跳蚤的办法,使得医院一直保持没有跳蚤、没有虫害的纪录。一位放养的小男孩被狼咬伤,肚子被咬破,一部分肠子都掉了出来,但幸运的是肠子没有破。白乐夫为其洗净伤口,将肠子复位,并在伤口上安上了引流管。小男孩的家人得知后对他感激不尽。面对中国人的称赞,白乐夫总是“感到自己十分渺小”。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作为医生,感到满足的最美好的经历是:我坐在奄奄一息的垂危病人床旁的一张小椅子上,能够对病人进行输液抢救。当液体还在慢慢地进入静脉的时候,我看到病人苍白的脸又开始变样、变红,复苏起来。”

在来到中国7年后,白乐夫如愿去了解放区。1946年夏天,白乐夫跟随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乘坐一艘装载粮食和医疗器材的轮船,从上海来到山东烟台。在胶东期间,他参与了在当地大为流行的黑热病的救治工作,这种病容易导致患者腹部肿胀,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致人丧命。在救治过程中,他还在当地建起一所小医院,培训了许多医务人员,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疫情最终得到了控制。在中国奋斗和工作了8年后,白乐夫于1947年底返回德国。

中国成为他一生牵挂的地方

回到德国后,白乐夫在马丁·路德大学担任教授,后又出任专区政府卫生部司长等职。民主德国政府先后授予他“国家功勋银质奖章”“反法西斯战士勋章”,德国红十字会授予他金质奖章和“人民医生”光荣称号。

离开后的白乐夫仍一直牵挂着中国。家里到处摆放着中国的陶瓷、字画和书籍。他常说:“在中国的八年,是我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八年。”“我一直牵挂着那些在我一生中工作和生活得很有意义的地方,很想看看它们所发生的变化和现状。”

1985年,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邀请,白乐夫第二次访华,他先后参观了其工作过的贵阳图云关、云南楚雄和山东烟台。在楚雄的参观中,当他得知曾经的飞机场和野战医院变成了良田和粮库时,白乐夫感慨:“四十年,变化太大了,太大了!”他的脑海中充满了曾经的回忆,临走时,他将自己珍藏了40年的照片留在了楚雄。

为纪念在中国的行医经历,白乐夫出版了回忆录《我在中国当医生》,详细记述了他在中国的行医经历,并向世界介绍了真正的中国。这部回忆录已被翻译成多语种出版。

1999年12月12日,白乐夫以93岁高龄走完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他作为医生自愿援华并不遗余力地救死扶伤的事迹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尊重,他投身中国革命的壮举也为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贡献。 据《学习时报》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