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贵阳一玉米田间交流活动专家铺地毯下地”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9月1日下午,贵州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旱粮研究所(贵阳综合试验站)会务组工作人员回应新京报记者称,田间铺设的并非“地毯”,而是出于安全考虑铺设的土工布。(据《新京报》)
玉米地里铺的无论是地毯,还是防滑的土工布,目的只有一个:体贴专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兄弟,哪次下雨后不得赶紧到田里忙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怎么广大农民成年累月在做的事,到了专家这里就不可以了?参加玉米交流会的专家连泥星子都不敢沾,那他们呆在办公室里就行了,跑到玉米地里除了让农民惊诧,没看出来还有别的什么实际意义。主办方给出的理由是,只要有一个人摔倒,就可能导致一片人摔倒。出于安全考虑,会务组负责铺设了这种土工布。难道这些农业专家,是多米诺骨牌?
专家、官员们深入玉米地,肯定不是冲着走红地毯去的,红地毯也不是不能走,袁隆平院士连人民大会堂的红毯都走过,可谁见过他老人家将红地毯铺在庄稼地里了?
农业专家脚上该不该沾泥土,年岁更长、贡献更大的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更有发言权。
论贡献,袁老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论名望,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论职务,袁老还曾担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2020年8月份,袁老在中国网和江苏卫视热播的《似是故人来》实景文化访谈节目中说了一句感动国人的话:“我带研究生有一个要求: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虽然已是鲐背之年,袁老依旧在做科研、带学生,身上仍然沾满着伴随他一辈子的泥土味。这,就是用大爱情怀续写现代“神农”神话的中国农业科学家。袁老的86岁生日还是在湘西龙山县石羔镇中南村的稻田里过的呢,他是不是完全有资格来摆这个谱?
事实上,人们关注的不在于你铺的是地毯还是土工布,而是作为研究农业的专家,下农田怕沾泥,与泥土隔层皮,不能脚踏实地,还如何研究农业,又怎么和农民交朋友?这地毯,是专家摆谱主动要求主办方铺的,还是主办方自作主张,让专家背负骂名?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群众”,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时代变化了,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变。 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