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级工资”让职工和企业双赢
“开学第一课”要走融合创新之路
真正的自律, 就是把这两件事做到极致
想念的人,要常联系
“过期1分钟赔400元”是堂法治课
3上一篇 2022年9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过期1分钟赔400元”是堂法治课

 

近日,小李在超市购买了一瓶酸奶,结账时突然发现酸奶过期了1分钟。小李为此向超市索赔1000元,但遭到了超市的拒绝。于是,他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超市赔偿1000元。法庭将案件委托给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调解。在调解员的劝说下,最终当事双方达成和解,由超市赔偿小李400元。(8月31日《每日经济新闻》)

因为酸奶过期1分钟,超市最后赔偿给小李400元,这个案例可谓极具标杆意义。首先,旗帜鲜明地表达出了司法的态度——对销售过期食品行为绝不姑息,就算过期1分钟也不行。因为如果对销售过期1分钟商品者予以纵容,过期2分钟、半小时乃至更长时间的行为就可能出现,这必将严重危害群众的身体健康与安全。

事实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对销售过期商品进行赔偿都有明确规定。对于生产或者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要求支付价款10倍或者损失3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1000元的,为1000元。遗憾的是,法律规定虽然很明确,但真正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消费者却并不多。除了一些“职业打假人”外,很多消费者都觉得和商家谈赔偿或者打官司太麻烦,选择换一件商品了事。

所以,因为酸奶过期1分钟而勇于较真的小李,也值得肯定。如果每个人都能像小李一样,对售卖不合格食品的行为较真,我们“舌尖上的安全”将更有保证。当然,相关部门也应该在消费者维权上进一步简化流程,比如推行消费者向消协投诉“一次办成”制度、减少消费者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交的证明材料等,让群众维权更方便、快捷。

于商家而言,“过期1分钟也得赔偿”更具警示意义。不仅是此案中赔偿的超市,所有售卖食品的商家都应该从此案中意识到:过期1分钟和过期1个月并无本质区别,必须引以为戒,查缺补漏,堵住食品安全隐患。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