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征求《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拟对盲盒销售的内容、形式、销售对象等方面作出规定。意见反馈日期为2022年8月30日。(本报今日14版)
无疑,这一规范指引不仅很有针对性,而且来得及时。近年来,盲盒以其特有的随机属性,以及盒中产品的设计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不过在盲盒经济繁荣的背后,也暴露出商家虚假宣传、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盲目消费等问题。尤其“固定款+隐藏款”的销售方式,很容易被不良商家钻空子,诱导消费者非理性消费。
种种迹象表明,面对当下的盲盒经营活动,监管再也不能“盲”了。只有“该出手时就出手”,通过规范指引,实现法治化,盲盒经济才能健康发展。上述经营活动规范指引正是这样的“产物”。其中,药品食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餐饮品牌搞盲盒促销不得诱导超量点餐、盲盒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不得向8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等6个“不得”,更是既抓住了问题的“牛鼻子”,又回应了消费者的关切。
一方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市场逐渐壮大的前提下,“盲盒经济”走向规范化、法制化是大势所趋。此次国家有关部门及时出手,拟针对当前盲盒经济存在的种种问题有的放矢制定相应规则,如能顺利通过并得到严格落实,像“天价盲盒炒作”等乱象,无疑会得到有效遏制。
另一方面,作为新兴业态,“盲盒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指引。这既有赖于相关法规不流于纸面以及行业的自律,也考验着监管者的智慧和精准化管理水平。
当然,消费者也要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多一分理智和冷静、少一分盲目与冲动,理性消费、量力而行。只有多方共同努力,“盲盒经济”才不会成为“盲目经济”,消费者也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实现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