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烤”仍在继续,安全警钟长鸣!
学会把情绪调成极简模式
越是身处顺境,越要自律
保健品“骗老”,需反思亲情陪伴缺失
“天价”月饼变相销售,整治别留死角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8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保健品“骗老”,需反思亲情陪伴缺失

汪昌莲
 

购买老年 “特效药”免费赠送细胞再生仪;“万能”精油可缓解高血压、癌症;网上免费兑奖还能领药治病……神乎其神的药效,看似划算的价格,正中许多有需求的老年人下怀。据统计,夏季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以来,上海警方已累计破获养老诈骗案件80余起,追赃挽损5000余万元。(8月15日澎湃新闻)

不可否认,一些老人痴迷于保健品,并为此一掷万金,真正的幕后推手是利欲熏心的商家。然而,除了不法商家采取诈骗手段“围猎”老人外,老人频频上当受骗,与其精神空虚和亲情缺失有关。上海警方破获的80起养老诈骗案件,均有一个共同点:由于子女很少回家,寂寞又有钱的老人,不得不用买保健品方式与人交流。

我国逐渐步入老龄社会,老人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由于年龄、身体等方面的原因,出门少,接触人也不多,不少老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一部分老人将精神寄托于保健品,与其说是花钱“买健康”,不如说是“买陪伴”。

面对保健品“骗老”,首先,当反思老年人权益保护。一些不良商家宣称保健品是“健康必需品”,并向老人过度推销保健品、养生术,这是违法行为。对此,有关部门应高度警惕,并进行严厉打击。当然,保护老年人权益,仅仅靠制度和法律约束远远不够,关键是要树立全民敬老意识,倡导人们恪守社会公德,尊重和善待老年人。

防止保健品“骗老”,更需反思亲情和陪伴的缺失。亲情、孝心和陪伴,才是老人最需要的“保健品”。我们在保障老人基本生活的同时,更应注重老人的“精神赡养”。多陪老人聊聊天,出门转转,让老人心情舒畅,排解孤独寂寞。所以,除了在全社会要营造一种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之外,儿女们更要常回家看看,因为这才是送给老人最好的礼物,也是他们最想要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