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影
清秋糖藕香
湖的面貌
下一篇4 2022年8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塔”影

安徽桐城 疏泽民
 

其实它不是塔,而是几具褐色钢铁水泥构架,在山青水绿的大石板山坳里赫然矗立。像学校操场上废弃的单杠、双杠、吊杠、高低杠,像夏令营搭建的秋千,像埃菲尔铁塔,又似工厂拆迁后遗留的厂房钢构龙骨,几根横竖交织的钢筋水泥构件,如门框窗框,如岔开两脚的圆规,杵在山脚下的一块空地里,像一位潜居山水的隐士,将自己隐于山峦苍翠的背景色里,不声不响。

当我第一眼看到它们时,我把它们当成一座座高塔。“塔”架穿破山影的屏障,撑起天花板一样蔚蓝的晴空。镶嵌于“塔”身用于攀爬作业的U形云梯钢筋扶手,变成枯藤色;旗杆一样高耸入云的避雷针,如定海神针,直插地表,恬静安然,云淡风轻。无一例外,它们都有着一副铮铮铁骨,俨然挺立,站成精神的高度,需要仰视才能窥清。

这里是坐落于桐城市文昌街道大石板村的“703”变电所旧址。1970年8月8日,“703”110kV输变电工程在这里动工兴建,历时两年多,于1972年9月27日竣工交付使用。“703”,这座承载着桐城数十万城乡人口供电使命的变电所,为当地工农业生产提供动力,给城乡居民带来光明,为桐城乃至安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提起“703”变电所(俗称“拐洞三”),经历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用电荒的人们记忆犹新。每逢盛夏高温,电力负荷紧张,城乡分区域、分时段拉闸限电,盼灯火通明,盼电扇运转,成为人们最大的需求。

而现在,水力发电、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普及,极大缓解了用电荒,拉闸限电已成为历史。仿佛刮来一阵清风,大石板“703”变电所曾经彻底不眠的灯火被吹熄,变压器的电流音被吹远,机组云集的热天朝天被吹散,唯留下根植于大地的一根根铁骨,默守于野,默守死一般的沉寂。

抚摸粗砺的“塔”身骨骼,仿佛有一股感应电流,自钢筋水泥向掌心传导。屏住呼吸,久久凝望,仿佛看到一群身穿电工服的“蜘蛛侠”,头戴安全帽,手握绝缘钳,脚蹬云梯,在钢筋水泥构架上攀爬,在超高压输电线上“行走”,精心检修线路,不畏严寒与酷暑。那一座座挺拔的水泥骨骼,便是供电人不屈的脊梁。骨架如恐龙化石,将一段历史尘封,隐在青山绿水间,隐在城市喧嚣之外,坦荡,隐逸,任风雕雨刻,不易其志,如一幅傲骨铮铮的铁画,硬朗成一种方向的指引和精神的观照。

在“703”遗址二十米开外,源自披雪瀑的毛河水涓涓流淌。我知道,河道里流淌的不仅是流水,还有时间。时间给这里的钢筋水泥架构涂上褐色,如庄稼汉子古铜色的脊背,健康、硬朗,透着刚毅和力量。在时间的岸边,水泥骨架岿然不动,骨子里以屏蔽喧嚣的内心从容与时间较量,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定力向下生长。一天天、一年年,日夜坚守,持续散发着无形的气场。

天高云淡,山风悠悠。山风从几百米之外的著名旅游景点披雪瀑吹来,隐约吹来了披雪瀑湿润的水汽,吹来游人沉醉不知归路的惊喜和朗诵桐城派大家姚鼐《观披雪瀑记》的回音:“瀑坠罂中,奋而再起,飞沫散雾,蛇折雷奔,乃至平地……是吾邑之奇也。”

几千米之外,古桐城八景之一的投子晓钟,钟声悦耳;懿德流芳的六尺巷,游人清唱“我家有堵墙”,婉转悠扬……这些铭刻着历史印迹的人文气场,浸润着“703”旧址“塔”影。阳光,雨露,晨风,清脆的鸟鸣,一天天将“塔”身擦拭,镀色,沉淀,直至变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样子。不知名的鸟儿从被“塔”影切割的蓝天上飞过,丢下一串串清脆的鸟鸣,雨滴一样滋润着“塔”架肌肤。一边是钢筋水泥的坚硬,一边是草木生灵的柔软,“703”变电所旧址的“塔”影,在大石板被赋予新的内涵。

所有的喧嚣都将走向沉寂,然而,所有的沉寂并不都是消亡,有些将成为永恒,有些将获得新生,譬如这座大隐隐于野的“塔”,受到桐城人的崇敬和器重,活得越来越精神。现在,当地依托“703”变电所旧址,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着力打造民宿。过不了多久,这些沉淀在时间岸边的精神之“塔”,将以崭新的姿势呈现。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