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就是与许多人、许多事相遇,我和门建林注定有交结,这是福分。十年前,那是一个炎炎酷暑,知了抱树而歌,翠盖万重,火风托肘的晌午,头次见他,迎面走来一位光着脑袋,上身穿一件半旧的短袖工装,足登一双棕色凉鞋,显得比乡下人还要乡气,眉宇却很舒朗,清亮,老远就笑眯眯地望着你。采访时,我为他对流浪乞讨救助政策法规和当下救助领域的熟络,以及语言表达的准确,逻辑思维的缜密吸引,对他的采访稍加整理就是一篇尚好的文章。我特别想知道他对流浪乞讨现行政策的评价,这里有三分好奇,更多的则是尊重。
2001年晚秋的那个凌晨,门建林刚与社会救助交手,却固定在记忆的深处,清晰如昨。当时他的心空空荡荡。半年后,和救助对象接触多了,心头的那泓水,解冻了,扬波了。由人及己,他竭力往救助者的心湖捎去温暖,春风化雨。在我,就是受他润泽的一个。由人及己,我就想到了蓬头垢面,全身散发臭味的乞讨者,怜爱的他,满怀希冀地播下大爱。他确信,播下去的就是希望。但这份工作显然挣不到多少钱,无法先富,温饱而已。我想我遇到了一个一生的“志向”只想当救助站站长的人。卡夫卡式的家伙,胸无大志。一匹马只是想当一匹马,连“骏马”都不想当,其实不然。
半月前,我来采访,他拽着我去救助点,无论如何要让我接地气,长见识。“你搞新闻的,就得多走基层,看真实的生活场景。”他说,“不能只听汇报,看材料,走秀场,要谨记于心,笃之于行。”他几乎在扮演着我的好老哥,或者,我那导师的角色。我不知道他哪来的那么多精力,总是神采奕奕,谈起流浪乞讨救助如数家珍。
后来我才开窍,只不过他比我理性,理性多了会消磨掉一些感性。比如我,就是太感性了,成天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跟那种被掐掉头的蜈蚣有什么区别。无论如何,他还是跟我说了一些掏心窝的话,显然,他把我当成他真正的朋友,这样才能把深藏心底,无处可说的话,大胆地说出来。
门建林不满足于“安分守已”,想用自己的力量改变救助环境。如何将流浪乞讨中长期滞留人员由“寻亲找家”向“认亲安家”延伸服务,对未成年人保护做到“救助”与“保护”并举,到推动全国首例异地撤销监护权案,创新困境儿童“叠加监护”他做了不懈努力。《人民日报》用“唤醒沉睡的条款”点赞,他获得2021年度安徽省十大法治人物,这高光时刻,也叫人揣摩门建林生命精彩于退休后还念兹在兹。
近二十年,门建林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军营度过。北京、杭州、昆明、蚌埠、黄山,方圆千里,他经历的各种人和事如潮汐般,潮起潮落,接受调遣,听候分派。2001年,门建林转业,带着“学习探索,兼容并包”的思想进入流浪乞讨救助管理站。
机遇,是百尺竿头的欢呼。在流浪乞讨救助行当里,对门建林这位救助保护领域的行家里手,仰慕已久。如今面对面采访,亲聆谈吐,自然大喜过望。他天生一对大耳,见人总是笑容可掬,双眸有一股凛凛的心灵之光,它犀利却冷然有声。他的谈吐,风趣中不失仁蔼,谐谑中自有分寸,十足中国军人的睿智加上学究般的儒雅。他的一些救助保护鲜为人知的见解,尤其令人眼前一亮。
诸多事,门建林喜欢较真见底。那年,冰天雪地,寒风刺骨,车轱辘行驶在冰面上像醉汉一样走起蛇步,危险如影随影。同伴慑于险象环生,纷纷露出畏难情绪,他却迎难而上,领着同事挨个桥梁涵洞逐一摸排。这当口,天地苍茫四周围扩张着无边的白光。唯有他,拖着发烧的躯体一瘸一拐,伴冷寂声默默前行。
那一阵,门建林常常为流浪乞讨人员寒冬送温暖中丢失自已。寻亲找家,认家安家,让爱回家,叠加监护等,门建林兀兀穷年研究实践救助保护难题,补短板,把优势做大做强。他深知,社会救助犹如仰山铸铜,煮海为盐,终无止境。他告诫同事搞救助要有储满炽爱心胸,菩萨心肠,既要重视又无需墨守。门建林在工作中卓尔不群,处处想着如何最大限度地做好救助与保护,“以刻苦为人,勤奋救助”来自警自律,有些书、法规、文件他反复圈阅,每次用不同的笔迹来标注,反复琢磨,消化吸收。
门建林对社会救助理论学之有道,尽管他在延伸救助、教育矫治、叠加监护专诣自成一家,已是一方翘楚。身为救助老兵,自己如断崖旁的一棵青松,深井口的一弯冷月,流水倒映云松孤影,自然自在。他仍以当事者为荣,他的眼光里蕴含着胸襟,一种顿悟,这是人格精神的升华,这是蓬勃创新实力的凝注。
六十花甲,经历大风大雨,见惯沧海桑田,心说趋于沉静;那天中午,我随六十好几的门建林穿越几条街区,有高大水彬的小树林,城市幽暗的灯光播撒在我们身上,远处各种车辆奔波忙碌的声音。我们边走边闲聊着,我的内心洋溢着滚烫生动的情致。他的话亲切温婉,口音里夹杂着珠城水乡的柔软,他向我讲述自己在乡下的过往,当民办教师的快乐,人生的境遇,美好的片断……虽然韶华已逝,但他雄心犹在,近乎饥饿地描绘着未成年人叠加保护未来蓝图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