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向是走向成功的动力
盛夏蝉声响
自办伙食
3上一篇 2022年7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自办伙食
——大学生活琐忆
■ 安徽合肥 许若齐
 

大二那年秋天,我们年级到上海郊区的一个乡村劳动三周。乡里除解决我们的住宿,还提供了锅碗瓢勺。民以食为天,我们必须自力更生,自办一份伙食。

农村的秋天,除了摘摘棉花、挖挖沟渠,乡里也派不出什么象样的农活让这百来号人得到“锻炼”。何况我们里面多年“插龄”的知青不少,都是干活的老把式了。上海同学说得对:到这里劳动不过是“白相相”。

因此,如何让大家吃饱吃好,就成了对班委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班的班长老成,来自皖南上海小三线企业,入学前就是科长了。他在班上德高望重。另一班的班长老赵,曾是上海插队在淮北的知青,歌唱得好且具有诗人兼演说家的气质。入学报到填写履历时,曾工工整整地写下:X县文化馆群众文艺创作组副组长。同学们都拭目以待:看这两位沪籍皖人的手段如何?老赵先声夺人,大造舆论。临行前又发表了一番演说,信誓旦旦地保证每天都有荤、三天一大荤。末了,还借用“样板戏”《沙家浜》里的唱词幽默了一下:“直养得腰圆膀又乍,一个个像座黑铁塔”。老成则默不作声,悄悄地在搭建自办伙食班子,万事人为先嘛。

他亲自挂帅,总揽一切;委以王同学采买的重任——此人原为上海某菜场柜台组组长,熟悉菜价行情且有门路可走;指派一潘姓女同学为主厨,并配以若干助手——潘同学三十出头,来自上海某街道居委会,以会持家、烧得一手好菜小有名气。以上人员均可不下大田劳动,一心一意做好“民生”工作。老赵的第一炮是吃毛蟹。尽管这玩意当时只二、三块钱一斤,但全班几十号人吃起来,所耗的银两还是可观的。虽然赢得了一片喝采声,但我觉得老赵此举未免太沽名钓誉了,到头来非输不可。老成闻之嘿嘿一笑,说了句:甘蔗还是要从头吃起的。

我们班的第一顿也让大家惊喜不己:油油的、比学校餐厅厚一倍的大排,垫底的是碧绿的鸡毛菜;外加番茄鸡蛋汤,汤很稠,上面漂着青葱和麻油花。大灶焖出来的饭又香又软,还有焦黄脆脆的锅巴。老成发话了:这东西现在不要吃,要放到明天早晨熬的粥里,可陡增许多香味。王同学果然不负重望,路道好粗,弄来的菜肴荤荤素素的都价廉物美。一毛多钱的肉骨头,硬是连了许多肉和筋络,用秋萝卜一炖,味道好极了。望着同学们一碗接一碗地喝,他喜悠悠地直打哈哈:权当水喝,权当水喝;管够,管够。

这里属江南水网地带,喜种茭白,上市的价格很便宜。把它切成小块菱状,用五花肉红烧,入味得很。有一天晚饭的当家菜居然是茭白炒鳝糊,这可是一道工夫菜啊。单是那切得细细匀匀的鳝丝、茭白丝,就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味道自然是没得说了,而且每人的分量挺足。满嘴鲜味的我们打着饱嗝,望着潘同学忙碌、疲惫的身影,顿生出几份羡慕:她的老公,真好福气呀!老赵那边果然是每况愈下,败相迭出。大概是入不敷出,沦落到每天都要吃一顿阳春面了,聊以填饱肚子。那面清汤寡水的,哪有什么“噱头”?所幸劳动锻炼时间不长,一帮子牢骚满腹的家伙懒得发动“政变”,老赵也得以作为“维持会长”,苟延残喘下去。

我们这里则是蒸蒸日上,饺子、馄饨、炒面,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最后的晚餐达到高潮:凉菜、热炒、清炖、红烧一应俱全;红酒、白酒、黄酒、啤酒样样都有。老成为首的“伙食内阁”也被捧上了天。倒是他的一句敬酒词使大家从微醺状态中清醒过来:我们的任期到此结束。唉,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