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没空调,夏季是咋熬过来的?
2022年7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以前没空调,夏季是咋熬过来的?
安徽省气候中心: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夏季真没现在这么热
■ 记者 祝亮
 

连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高温晴热天气,不少地方最高气温逼近甚至超过40℃,对于安徽的夏季有哪些特点,今年的夏季和往年相比又可能会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7月14日,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记者就市民们感兴趣的问题采访了安徽省气候中心的气象专家。

安徽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1966年的霍山,达43.3℃

问:有气象记录以来,安徽最热的高温过程分别有哪些?平均温度最高的年份是哪些年份,高温情况如何?

安徽省气候中心:根据气象行业标准《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等级划分》(QX/T 228-2014)挑选出1961~2020年安徽省排名前5位的高温过程。最强过程出现在1966年7月16日至8月12日,累计1664站次出现高温(日最高气温≥35℃),其中8月6日至9日分别有10/18/12/16站最高气温≥40℃,极端最高气温43.3℃出现在霍山(1966年8月9日)。

近十年来,我省比较典型的高温过程有2013年和2017年。其中,2013年7月23日至8月18日高温过程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强,区域性高温过程等级达特强;其间,8月6日至13日连续8天超过40℃的县(市)均在10个以上,为我省有气象记录以来首次出现,主要集中在皖东南地区。2017年夏季先后出现四段高温天气过程,尤以7月12日至31日为最强,我省出现大范围持续性晴热高温天气,梅雨高温“无缝对接”。

我省往年最热的时段出现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

问:总体而言,从历史数据看,一年中安徽最热的时段是什么时段。极端高温出现最早是什么时候?最晚是什么时间?

安徽省气候中心:安徽最热时段出现在“七下八上”,即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从安徽省前十强区域性高温过程来看,开始日期多集中于7月中旬,以1978年出现最早(始于6月26日),2013年最晚(始于7月23日)。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安徽的夏天相对凉快

问:从历史数据看,安徽夏天是否存在变热趋势?

安徽省气候中心:从历年演变来看,夏季平均气温年际波动明显,其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及2000年以来为相对较高的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气温相对较低。

最近一次出现“凉夏”是2015年

问:历史上,安徽出现过哪些明显的“凉夏”?

安徽省气候中心:典型的“凉夏”年份有1980年、1989年、1999年、1982年、1987年、1993年、2014年、1974年和2015年。

极端高温带来的危害多多

问:极端高温具有哪些危害?

安徽省气候中心:高温灾害易引发交通、水电及其他事故,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甚至造成损失。

夏季高温造成城市水电供应紧张。高温期间大量的使用空调、冰箱等制冷电器使得耗电量剧增,超负荷用电又经常引发停电事故,对重大社会活动和市民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夏季高温使人们饮用和盥洗等生活用水大增,加上农田和城市环卫用水增加,给城市供水造成巨大的压力。

持续高温天气引发干旱。持续的高温晴朗天气导致蒸发旺盛,加之降水较少,使得农作物水分严重失衡,对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其他经济作物的产量影响很大。

持续高温天气对生态造成危害。持续的高温天气引发河流断流、水质下降、植物枯死、野生动物饮水困难,在高温缺水的情况下,城市河湖水体不能及时更新,蓝藻、绿藻等高温藻类容易暴发(如太湖蓝藻事件),导致水质下降和水体严重污染,严重危害湿地生态系统安全。

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正常生活。高温热浪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数远高于其他极端天气事件。

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夏季高温易造成线路老化、短路,持续高温造成的干旱易引燃枯枝落叶及易燃物品,进而引发城市和森林火灾。此外,为缓解严重高温带来的用电紧张,可能会采取学校停课和工矿企业停产等措施。

安徽沿江江南高温天数相对较多

问:从地理分布看,安徽哪些地方更容易出现高温天气,哪些地方夏季气候比较宜人?

安徽省气候中心:从夏季高温日数空间分布来看,沿江江南大部20~31天,淮北中部和西部、江淮之间西部和南部15~20天,其他大部地区6~15天。高温日数相对较少的地区集中在大别山区南部和皖南山区。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