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掴子”  
蔷薇处处开
乡愁酸梅汤  
下一篇4 2022年4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自制“掴子”  

■ 安徽合肥 日月
 

亲戚在农村承包了几百亩土地的农庄,前些天,我到农庄去玩。正值午餐时分,他精心备好一桌丰盛而又原生态的菜肴。一闻到这香喷喷的味道,我的食欲大开,津津有味一连喝下足足3碗泥鳅糊。这野生泥鳅,配上米粉蒸出的糊,味美鲜香。尤其是整条泥鳅往嘴里一放,轻轻一吸,肉与刺倾刻分离,经渭分明。慢慢吐出一整条泥鳅刺,再吃下细腻鲜嫩的泥鳅肉,真是大饱口福,回味无穷。这味道,别说几十年来已从没吃过;就连闻也都是从没闻过。

这是少时的味道!

至今还记忆犹新的是:我14岁那年6月的一天傍晚,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偶遇一个邻居,只见他弯着腰不停拣别人丢弃在路旁的一根根自行车轮钢丝。见此情景,我好生纳闷。便上前问他,拣这些断钢丝何用?他冲着我笑嘻嘻地说:“这钢丝在别人眼里没啥用,可在我眼里是个‘宝’!”我十分疑惑地望着他,他似乎从我的眼神中猜出几分,就笑着对我说,他这是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这些废的钢丝扔在地上都没人拣,他居然还当成个“宝”似的……我心里不停犯嘀咕。他见我半信半疑,又说,他拣回去稍经加工,制作成专门在夜晚捕捉泥鳅、黄鳝的工具。这种工具,人称“掴子”。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在合肥一带,以至江淮流域,都非常盛行。

制作“掴子”用材仅需要一根二十多公分长的细钢筋,十几根钢丝针,或十几根长约四五公分的缝被褥的针。钢丝针磨好备用,再把一根细圆钢筋放在火炉里烧得通红通红的取出后,用铁锤使劲敲打,一直把圆钢敲成扁状,并做成一个弯曲的弧形。待钢筋冷却,放在用泥巴做的模具上,然后把一根根磨好的钢针,呈梳子形状排列整齐。这时再将准备好的锡放进铁锅里,用火把锡烧化成液体,往模具上一倒,等锡冷却取出后,将钢筋另一端加固到一根2米多长的竹杆上,这样钢丝针“掴子”就算制作成功。钢丝针“掴子”,制作虽费劲,但经久耐用而被广泛相传、使用。

我一听兴趣“涌”了上来,也在路旁的自行车修理铺拾些废弃钢丝。一回到家,便开始照此法子,自制“掴子”。先是从文具盒里翻出一根直尺、一只铅笔,然后一一量好拣回钢丝的尺寸,用铅笔画上记号。随即又找来一把钢锯,按照标记将一根根废弃的钢丝,锯成6公分长,又在砂轮上一一磨砺。要把一根根钢丝磨成针,说起来容易,磨起来难。一根钢丝,我一晚上磨了2个多小时,不仅没磨成针,而且双手还磨出一个个血泡,真谓是“看人家吃豆腐牙齿快”呀!心想:一根钢丝磨得这么费劲费神,一副“掴子”,需要十一二根钢丝针,这磨到啥时候才是个尽头?可转眼一想,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得耐下性子,学学古人的样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这样坚持一个多月,终于磨出十一根钢丝针。

“掴子”一做好,我就在暑期夜晚背上小竹篓,带上手电筒,扛着自制的“掴子”,到我家近在咫尺的合肥郊区几个生产队的农田里去掴泥鳅、黄鳝。这一片农田离城市居民区太近,来此地掴泥鳅、黄鳝的人比较多。一晚上掴二三个小时,最多也不过只能掴到几条泥鳅、黄鳝!

后来听说离我家五六公里远的肥东县二十埠那一带有片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田里泥鳅、黄鳝多,且肥。不过那儿杂草丛生,沟沟坎坎,纵横交错,而且蚊虫特多,蛇也比较多。到那掴泥鳅、黄鳝得穿得严严实实,以防蚊虫叮咬。晚饭后约上几个同伴,带上工具,骑着自行车,一起赶往肥东二十埠。没想到在稻田边还没走上几步,凭借着手电筒光,就见三三两两的泥鳅、黄鳝早已从烂泥里中或洞里钻出来,静静地躺水底下“纳凉”呢!晚上2个多小时,居然就有二三斤的泥鳅、黄鳝被收进“篓”中!

这事虽已过去几十年,但每每回味,其乐无穷。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