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未成年人刷屏上瘾需开综合药方
惩处涉疫谣言,“封停群组”仅是第一步
比身体自律更重要的 是思维自律
心里充满阳光 就无惧道阻且长
“自带卫生间公交站” 值得推广
下一篇4 2022年4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治疗未成年人刷屏上瘾需开综合药方

■ 张立美
泥潭 王恒/漫画
 

开学以后,家住浙江杭州的周女士遇到件烦心事:“孩子天天刷短视频,说也不听,马马虎虎写完作业就赶紧抱着手机。”为了方便家校联系,周女士给上初一的孩子买了一部新手机,没想到孩子却对刷短视频上了瘾。周女士对此很焦虑:“短视频的内容五花八门,手机在他自己手上,家长又不能时刻盯着。孩子正值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么下去学习成绩肯定要下降,着急啊!”(4月11日《人民日报》)

未成年孩子刷短视频上瘾,沉迷其中,这在今天已经不是个例,身边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未成年人刷短视频上瘾,跟玩手机网络游戏上瘾一样,后果很严重,会给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轻则耽误学业,重则走上歧途。

未成年人沉迷刷短视频,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短视频平台丧失社会责任,也有家长引导不到位等等。所以,平台与家长相互指责,推卸责任,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对治疗未成年人刷屏上瘾问题也没有任何的帮助。

实际上,在短视频时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指望未成年人完全与短视频、手机网络游戏隔绝,这不切实际,关键是要对症下药,开出综合药方,让未成年人科学、健康地享受短视频世界的网络生活。这需要政府、平台、社会、家庭负起各自责任,共同施策,形成合力,共同为未成年人编织短视频生活保护网。

首先,政府要完善未成年人网络生活的顶层设计,尽快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用法律法规为未成年人的短视频生活创造健康环境。

其次,短视频平台要站在社会责任的高度,用技术手段限制未成年人的短视频生活。一方面,严格落实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限制未成年人刷屏时长。另一方面,优化平台算法,向未成年人只推荐积极健康向上等适合他们成长的优质短视频内容,过滤掉少儿不宜的短视频。

再者,家长要负起家庭教育责任,用陪伴和引导减少未成年人刷短视频时间。同时,学校、老师要引导中小学生正确看待短视频、正确使用手机和移动互联网。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