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剪头刀韭
物候和烟火气
春走防虎山
春日吟草三阕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4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物候和烟火气

■ 安徽广德 严雪
 

氤氲的水汽覆在布满稻茬的荒田上,茫茫的如烟似雾,这是一个隆冬时节的构图。而在城市里,这样的时令景象鲜有,局促的空间和密稠的人流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倒是人工栽植的行道树提醒了久在城市的人们叶长叶落的季候轮转。祖先创造二十四节气,不是在屋檐下的掐指一算,而是大地上的游走。《我们的二十四节气》的读者一般是孩童,天真的时候,未知的世界,吸引着烂漫的孩子。老祖宗的四季智慧,以图片的形式在告诉幼时的我们此刻自然在渲染的万物。我想到自己教孩子们读《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我告诉他们小时候我真的在有冰的河面上走过,他们感觉很神奇,因为许多年以后的孩子们是几乎没有看过结冰的河,甚至连期盼的雪点儿也得靠自然的施舍了。但不能否认的是,书让孩子们从感官上首先接受了这样的天地人和的美妙!

而我们之于孩子,对物候时移又有多少先知先觉呢?反观自己总是翻看手机日历才惊觉原来“某某节气”已过,或者骑着车从乡野路过,一层白霜裹着路上的叶子,雾气迷蒙,才知“白露已至”。所以久居城市的人,大多是后知后觉者,怕是只有农人还会深记节气,知时候,应农事。农人的节气是带着烟火气的,而历来文人雅客“阳春白雪”的诗文里也多有“下里巴人”的事。

辛弃疾的“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不正是这种感觉吗?桃李肃杀,而明媚的春光在溪头绿意滋生的荠菜上。说起荠菜,逢到早春二月,田地里锯齿状的细叶围簇在一起,从地里聚藏了“经冬复历春”的自然之味。妈妈最爱在这个时候从地里挑了荠菜,剁碎了掺在饺子馅儿里,这是自小到大的味道。江南的野菜仿佛是被雨水腌渍过的,嫩绿得掐出水来,而江南的人也是自古就知晓它的春味,连苏东坡都说它“虽不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果真,还是东坡先生言简意赅。

大寒过后,盼立春,春又是万物的开始,人们在冬的末尾的狂欢到了初春也要化于平和。年年复始的二十四节气串联着人与天与地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也许,我们不如古人那样把二十四节气奉为圭臬,但在漫长的华夏文明中,我们已经习惯了二十四节气的存在,那些流传下来的传统风俗不就是历史的纽带吗?

农人的春夏秋冬是二十四节气的春夏秋冬,也是祖先游走大地感受到的春夏秋冬,这一纽带还未断绝,还在延续,因为有心的人还秉承着对于传统的仰望,所以它一直都在。(本文由广德市图书馆推荐)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