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谣言这个“次生疫情”为防疫添乱
改变自己 从管理情绪开始
不要错过后 才明白来不及
多建“口袋公园”,让环境更优生活更美
“营养师培训”要实效不要噱头
3上一篇 2022年4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营养师培训”要实效不要噱头

■ 戴先任
 

“乳糖不耐如何喝牛奶”“防脱发也有食谱”“轻断食要科学”……在社会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之下,越来越多小众职业受到热捧,公共营养师就是其中之一。记者发现,新职业受宠背后,部分培训机构鱼目混珠,以“0元学”“包拿证”“毕业推荐高薪工作”等招揽学员,但学员“学成”之后,非但没能找到工作,反而退费无门,有的人甚至自此背上了网贷。(4月6日《经济参考报》)

公共营养师的出现,本是好事,但目前公共营养师培训乱象不少,培训机构以虚假宣传招揽学员,却令人不安。最让人担忧的是,一些骗子及保健品推销员也加入公共营养师队伍,公共营养师成了他们行骗的通行证与工具。

实际上,不仅是营养师培训,目前的考证市场乱象也不少。比如每当有新兴职业出现,各类培训机构就会蜂拥而至,打出“高薪挂靠”“无忧包过”,年薪十万起等噱头忽悠客户,随意举办培训、评价、发证活动,乱收费、滥发证。像前不久的“碳排放管理师”等新职业证书,就引发了舆论热议。还有一些机构和单位虚假或夸大宣传,甚至假冒权威机构名义组织培训、评价、颁发证书。

实际上,不管是公共营养师,还是“碳排放管理师”,虽然很多培训机构都会刻意塑造“职业神话”,把“考证”和“高薪”直接挂钩,现实却是,一些机构发放的证书往往含金量不高,有些甚至就是假证,又如何能给持证人带来高薪?

“营养师培训”莫只“营养”了培训机构。对此,一方面要给考证热降温,加大力度整治违法违规培训机构,遏制考证市场乱象。另一方面,广大受教育者要增强防范意识,也要理性对待学历提升,不要受到“学历焦虑”的左右,要选择合法正规的机构,还要有理性务实的职业规划。还要规范考证市场,增加各种证书的含金量,促进各种培训见实效、“接地气”。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