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有需求 我们有回应
合肥蜀山区全民健身中心 预计今年底开工
今年合肥将建40个小区居民活动中心
合肥探索建设巢湖周边“零碳”排放实验区
下一篇4 2022年4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居民有需求 我们有回应
竹西社区新增一处便民核酸检测点
■ 张静 记者 沈娟娟/文 周诚/图
 

“老伴腿脚不好,出门做核酸太不方便了,家门口有了便民核酸检测点,没花多长时间我们俩都做好了。”在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竹西社区紫竹苑小区,71岁的潘守兰推着老伴刘贤柱很快做好了核酸。

考虑到辖区老人众多,竹西社区从“需求菜单”出发,将临时核酸检测点设在了小区广场,3月28日,这个核酸检测点正式投用。近年来,竹西社区党委在党建引领下,依托合肥市最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竹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小区增设核酸检测点,便民高效

3月28日,记者在竹西社区紫竹苑小区广场看到,便民核酸检测点刚投入使用,设置排队等候区、测温等候区、信息登记区、采样区、垃圾暂存区和异常情况留观区,只需几分钟就能完成整个采样过程,居民无需支付费用。

“请站在一米线上,不要聚集,很快都能做上。”竹西社区相关负责人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告诉记者,竹西社区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仅有紫竹苑一个居民小区,人口约为2万人,其中老年人大约占1/3。

老年人、残疾人出门做核酸既不方便也不安全,怎么能让大家高效、安全地做核酸呢?3月27日下午,竹西社区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预留的临时停车场设置一个便民核酸检测点,清理场地、搭棚子、准备设备,仅仅半天时间,检测点就投入使用了。

刘贤柱因为痛风引起的疾病只能长期坐轮椅,潘守兰正愁着没办法出门做核酸,就接到了小区内可以做核酸的消息,“下楼晒个太阳的功夫,顺道就把核酸做了,感谢这些志愿者。”

目前,竹西社区共有3个核酸检测点,除了紫竹苑小区和合肥汽车客运南站的检测点外,在人员复杂的吴大塘农贸批发市场也设置了一个点,方便居民就近做核酸。

同时,包河区农林水务局张军也下沉到竹西社区参与防疫工作,重复对居民解释防疫政策,一遍一遍又一遍,“感觉自己变成了婆婆嘴,不过经过这次下沉,我跟居民距离更近了,工作起来也更有耐心。”

祖孙三代再上防疫一线

“请扫码测温,还要微信扫描行程码。”在紫竹苑小区的出入口,很多居民对守在门口的王家德和王升保父子已经不再陌生。

2020年疫情期间,社区防疫任务重,身为老党员的王家德第一时间召开了家庭会议:“我对小区和居民情况熟,要为居民们做点事。”听到王家德的提议,儿子王升保和孙子王赵睿也举起了双手。

从那时候起,祖孙三代就走上了防疫一线,3个多月的时间里,每天天一亮,他们就开始工作,手握测温仪把守小区入口、参与卫生消杀、上门排查、宣传防控知识、汇总上报疫情数据信息等。

今年刚过完年,随着防疫形势一天天严峻,只要听到社区有防疫需求,王家德和王升保就会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响应,王赵睿则在自己的单位参与防疫工作,虽然无法在同一个地方,但祖孙三人还是以这样的方式延续着志愿服务的精神。

3年,开展70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

其实,王升保是竹西社区的“红管家”。“红管家”服务驿站是常青街道党工委“红·五星”基层治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网格为基础、小区楼栋为单位,在楼栋设置党小组,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通过党建引领,做好各项工作。

2019年10月,竹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成同时,西窗竹志愿服务队成立,以建设竹西人的“精神家园”为目标,梳理群众“需求清单”,聚焦宣讲、教育、科普、文化、健康等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竹西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3年来,380余名志愿者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00余次,服务群众2万余人次,相继培育了“红管家”“乐竹邻”“竹小西”“小竹笋”等多支志愿服务队,为辖区居民提供“真心、诚心、暖心、爱心”等服务,进一步提升辖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