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临涣 
章草大宝书艺小史 
下一篇4 2022年3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行走临涣 

■ 安徽亳州 过传之
 

濉溪县的临涣小镇位于县城西南,浍河北岸,安静自在,古色古香。走在春天的小镇上,暖风和畅,夯土古城墙上的野草再次萌发,头顶萦绕着清脆的鸟鸣和未知的花香,仿佛踏入了一处人间秘境。

小镇上人不多,茶馆却不少。走进一家茶馆,主人热情地迎上来,招呼你落座。茶桌是杂木做的矮方桌,凳子是杂木做的条凳,虽然看起来黑魆魆的,但很干净,散发农家朴拙的气息。店主把茶梗放进泥壶,用烧开的泉水冲泡,倒进黑瓷小碗里喝,当地人叫棒棒茶,色泽棕红,入口微甜,味道清爽又不失醇厚。当地不产茶叶,茶梗是从几百里外的六安地区买进的,很便宜,家家户户都喝得起,但必须用当地的泉水冲泡,方得棒棒茶真味。这让我想起遥远的西藏,当地的酥油茶也离不了茶叶,是把中原腹地出产的茶叶制成砖茶运过去的,却形成西藏自己的独特风味。

临涣人在吃上也有自己的讲究。当地铁炉烤出的马蹄烧饼,圆形,巴掌大小,分葱油馅和鲜肉馅两种,一面撒满了白芝麻,一面贴在内炉壁上,以炭火烤得外焦里嫩,热腾腾地上桌,浓郁的葱香和肉香惹人口涎。傍晚时分,烧饼摊子前挤满了食客,既有本地人,也有外来客,都想大快朵颐一番。三元两只的马蹄烧饼,配两元一碗当地酸辣可口的油茶,就是一顿美味的晚餐,方便实惠,特别适合普通行人。

当地人最得意的大菜,算是培乳肉。这种肉有点像南方的梅菜扣肉和亳州的虎皮肉,把煮熟的猪肉晾凉,大刀切薄片,加多种作料腌制,肉皮朝下入碗,上笼蒸熟后反扣在盘中即成。但培乳肉的碗底没有像梅干菜或大头菜那样的衬菜,只有大片的五花肉。培乳肉最大的特点是,必须用当地所产培腐乳的汤汁来腌渍,佐以葱姜和八角,蒸透后晶莹酥软,吃起来肉有弹性,肥而不腻,肉香、豆香和酒香浑然一体,十分诱人,佐酒下饭都好。用培乳肉招待外地客人,很有面子。

由于喝茶的习惯,当地人喜欢在茶桌上说事、评理,也可以在茶馆里听听大鼓书或淮北琴书。家长里短,说媒传书,邻里纠纷,地边争议,甚至吵架厮打,都可以在茶馆倾诉和化解。当地德高望重的老茶客,此时当起了义务调解员。一壶热茶上桌,几小碟当地的零嘴儿,比如南瓜子、葵花籽、炒花生、甜杏干之类,边吃边说,老茶客一边倾听一边说理、劝解,一壶茶喝完再续白水,常常半天不到纠纷就得到化解,当事人喜笑颜开。濉溪县法院还在这里设立了和谐茶室,调解掉多起民事案件,茶与人可谓功德无量。

临涣小镇还有一个值得骄傲的地方,就是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临涣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陈胜、吴广起义攻下的第一座城池就是临涣。三国时曹操曾在临涣屯兵、屯粮,稳定一方。解放军于1948年11月发起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以陈毅为首的总前委就设在镇上的文昌宫。他们率领千军万马,消灭了蒋介石引以为荣的精锐兵团,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决定性胜利。临涣人除了当兵参战,还出人出粮出钱支持前线作战,其牺牲精神令人赞叹。

如今的临涣古镇,依然保持着慢节奏的生活,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喝茶听书,悠然自得。老街、老巷、老树、老桥、老房和老人,像一幅厚重的水墨画,在荏苒的光阴里不动声色。茶香氤氲中,看时光慢慢流逝,而一个吸着长烟斗的老人在一个茶楼前静静坐着,黑黝黝的肤色仿佛小镇的底色,既饱含了岁月的磨砺与沧桑,也保留着内心的从容与安详。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