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走龙川
春社与酒
路过瓜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3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春社与酒

■ 安徽庐江 李永龙
 

清明这个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但今天很少有人知道,在清明节前半个月,我国古代还有一个比此更为隆重盛大的节日叫“春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唐代诗人王驾创作的这首七绝诗,描写的就是当时乡民在春社节日里的欢乐景象。

所谓春社,《词源》解释为:“祭名,祭祀土地,以祈丰收。周代用甲日,后多于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又于“社日”条云:“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始有春秋二社。”春秋二社“适当春分、秋分前后”。古人认为土生万物,而管理一方土地的则是土地神,故每到播种或收获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

既然祭祀的目的是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祈祷降福免灾,自然就得用人世间最好的礼品供奉,这就是祭品,其中有美酒。酒作为粮食酿就的精华之液,承载了古人对天地赋予生存之物的崇拜。《诗经·小雅·楚茨》所说的“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表明酒是古代祭祀中的主角;《周礼·天官·酒人》亦云:“酒人掌为五齐三酒,祭祀则供奉之。”也反映了祭祀与酒的密切关系。

与其说世人是以人世间最好的礼品供奉社神,不如说人们是为了尽情享用美酒佳肴而给自己创造一次打牙祭的机会。“倾家酿酒无遗力,到社迎神尽及期。”到了社日这天,各家献上自酿社酒以祭祀土地神,表达心中减少自然灾害、获得粮食丰收的愿景。祭祀环节之后,便是人们分享社肉、同食社饭、痛饮社酒了。这在康熙《安庆府志》中就有记载:“社日,乡里持豚酒共祀社神以祈谷,祭毕则燕,极欢而罢,秋社报神亦如之。”亦如王驾诗中描绘的“家家扶得醉人归”的盛大场景。

在社日活动中,社酒不仅给民众带来一醉方休的快感,还成为乡村春日里的一道风景,据说社酒因为敬过了社神具有了灵气还能够治耳聋。早在唐代,社会上就有社日这天喝酒可以治耳聋之说,并且出现在许多诗人的作品中。如李涛就有《春社从李昉乞酒》七绝一首:“社公今日没心情,为乞治聋酒一瓶。恼乱玉堂将欲遍,依稀巡到第三厅。”至宋代,又有李公麟“千寻古栎笑声中,此日春风属社公。开眼已怜花压帽,放怀聊喜酒治聋。”和王炎“一杯社日治聋酒,报答春光烂漫时。”及许月卿“箫鼓村田聊击壤,鸡豚社酒好治聋。”等多首诗作。《辞源》还在“社酒”条引用宋陆游《社日》诗之注:“古谓社酒治聋。”但词人叶梦得却半信半疑,他在《石林诗话》中引用李涛七绝时称:“世言社日饮酒治聋,不知其何据?”

说社酒因敬过社神而具有灵气似乎有些玄乎,但酒确实是一味中药,中医用酒治病历史悠久,而喝社酒治耳聋也有据又有理。在中医理论中,酒和春均有阳破阴之功。元阳一振,则脾阳亦随之而振,脾阳振奋,则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耳窍得精微而聪慧。

如今,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社祭活动已被清明扫墓祭祖的方式所替代,人们往往是由于清明祭扫新坟才提起这个节日。嘉庆《庐江县志》云:“清明节前后祭扫塚墓谓之上坟,新塚则不越次年社日。”试想,如果不是“新坟不过社”这句谚语在不时提醒着人们,那这一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岂不彻底地消失于民众的记忆之中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