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不识猕猴桃
麦苗青青
唐诗宋词里的“春雨”
3上一篇 2022年3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唐诗宋词里的“春雨”

■  安徽合肥 孙先文
 

唐诗宋词里文人总是钟情于“春雨”。天街小雨,渭城朝雨,一汀烟雨,晚天疏雨,断桥春雨……春雨,不像夏雨莽撞急躁,不像秋雨悲悲切切,也不像冬雨夹枪带棒。“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雨像个可人的姑娘,轻柔温婉,悄然而来。它播撒希望,收获可期。在众多文人墨客笔下这春雨更是展望未来的一首歌,一幅画。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初春的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雨的清亮和草的嫩绿相映成趣,远看似青 ,近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有异曲同工之妙。初生的草芽为什么如此惊艳呢?韩愈有诗云“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早春的第一抹绿,带着生机、希望、慰安,它当然比暮春“一川烟草”和“芳草萋萋”更让人欣喜。诗人眼里的早春也风景各异:李白眼里“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苏轼眼里“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白居易眼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如果没有“春雨”作伴,这些美景将黯然失色。

如果说韩愈通过如酥小雨写出春之色,那么杜甫则通过应时而至的喜雨写出了春之声。杜甫《春夜喜雨》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这里的“春雨”是低调的,神秘的。“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谁。杜甫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诗人,他笔下的“好雨”也带有很强的人民性。

无论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还是“红楼隔雨相望冷”;无论是“春雨楼头尺八箫”,还是“春雨断桥人不度”。“春雨”显然已不再是“喜雨”,它也有悲愁忧伤的时候。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里的“朝雨”,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了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土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这个“朝雨”洗净铅华,涤荡尘世功利,留下的只是真挚的情义和友人即将离去的愁绪。如果能在这样春雨过后的朗日,有友人相伴,“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无疑是人生一大快事。

春雨柳丝,灞桥伤别。柳丝细雨,同样能触动羁旅之愁。武元衡的《春兴》:“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柳色雨中深”,细雨的洒洗,使柳色变得深暗了;“莺语花底滑”,落尽残花,方露出流莺的身姿,从中透露出一种美好的春天景物即将消逝的意象。异乡的春天已经在柳暗花残中悄然逝去,故乡的春色此时想必也凋零阑珊了吧。那漂荡流转的流莺,更容易引起游子的情怀。

把这种悲愁情绪演绎到 “剪不断,理还乱”的境地,要算南宋词人史达祖《绮罗香·咏春雨》:“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翦灯深夜语。”烟雨迷离,春寒料峭,花儿悲催,蝶儿难飞。与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悠然自得相比,史诗的怀人不见,黯然伤悲,无可奈何之情溢于言表。其愁思之深长,读来真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感。

春雨绵绵,春意浓浓,飘洒在唐诗宋词的“春雨”,给人一种别样的情怀和感动。我们徜徉其中,含英咀华,感受春雨意象丰厚的文化意蕴。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