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弹窗广告,还须依法精准“清窗”
未来的生活, 就在你的每一次选择里
自律是一个人的顶级魅力
让法律“带电”,给网暴者痛感
“无障碍公交车”应加快普及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3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让法律“带电”,给网暴者痛感

■ 李志军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表示,网暴事件频发的原因,在于遏制和打击的力度不够。他提出应完善网络暴力的司法解释,针对打击网络暴力进行专门立法;应加大对网暴事件中施暴者惩治力度,对情节严重的提起公诉;应落实网络平台主体责任,提升网络暴力应对效率。(3月3日《人民日报》客户端)

世人苦网络暴力久矣。从因网暴而死的河北少年刘学州,到不堪网暴而自杀的四川安医生,再到被要求“以人命抵狗命”的网暴受害者童先生夫妻,网络暴力可谓劣迹斑斑,但又屡禁不止。此次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指出,网暴原因在于遏制打击不够,可谓一针见血。治理网暴,就是要让法律“带电”,给网暴者痛感。

从法律体系看,目前将网暴纳入“火力射程”的法律法规已经很多。目前的问题不是法律不完备,而是法律没有真的露出“牙齿”,打击网暴者的力度太弱,没把他们打疼。

法律能不能把网暴者打疼呢?从网络大V“辣笔小球”诋毁戍边烈士被追究刑事责任等案例看,法律一旦真的“带电”,网暴者也是瑟瑟发抖,键盘侠也不敢信口开河。从法理角度讲,对普通人的保护也是一样,网络暴力侵犯的也是名誉权、隐私权等个人权利,构成的也是侮辱罪、诽谤罪等罪名,承担的也是赔礼道歉、恢复名誉等民事或者刑事责任。所以,打击网暴,缺的就是力度,必须让网暴者有痛感。

与被网暴者个人力量相比,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国家队”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方面的加持,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加大打击网暴力度,请“国家队”入场很有必要。

沉疴需要用猛药。网络也不是法外之地,鉴于网络暴力的危害越来越剧,普通层面的修修补补,建议、呼吁键盘侠保持理智或者封几个抖音、微信号,已经难以解决问题。只有让法律“带电”,请“国家队”入场,高举刑罚处罚“大棒”,把网暴者打疼,文明、健康、清朗的网络环境才能出现。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