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怎么办? 新投资秘籍来了
2021年12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银行理财迎“真”净值时代
普通人怎么办? 新投资秘籍来了

 

银行理财产品不再保本了!12月31日,资管新规过渡期将迎来最后一天,保本理财产品也正式退出历史舞台,银行理财将迎来“真”净值时代。

银行理财产品的过渡期就要结束了,从此以后,银行理财产品将彻底告别刚性兑付的时代。以往“躺赢”的银行理财产品不保本了,大家还能买吗?这几天,关于银行理财还能不能买的话题,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

这事还得从资管新规说起,对金融圈比较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本来去年就该落地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以下简称资管新规),由于疫情影响,央行决定将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换句话说,2021年马上落下帷幕,现在过渡期已经快结束了,明年1月起,资管新规将正式落地。看到银行的理财产品都不保本了,很多储户就开始坐不住了。那么普通人买的理财产品安不安全?明年的理财应该怎么规划?

买理财不“烧脑”

其实,传统的预期收益率型理财产品同样也是不保本的,只是所有的银行都不敢打破刚性兑付,使得它们实际上成为了保本保收益的产品。这些产品看上去风险很低,但风险全都转嫁到了银行头上,一旦银行扛不住风险,出现资金链问题,倒霉的还是投资者。

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理财产品逐步由预期收益率型转变成净值型,在收益率曲线上, 由原来的一根向上的斜线,变成了有波动的曲线,投资者的风险有所增加,但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大大降低了。

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有预期收益型和净值型两种。前者具有隐形刚兑的性质,是曾经银行理财产品的主流;后者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盈亏取决于理财产品实际投资情况。随着资管新规的推进,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的生存空间逐步消失。

对于净值型理财产品,监管部门鼓励采用市值法计量估值。而且明年起,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处理将开始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原则,摊余成本法估值方式将进一步受限。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今后购买理财产品需考虑更多因素。首先,关注业绩比较基准和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

业绩比较基准是理财产品管理人基于过往投资经验,参考同类型产品并结合市场情况,对产品设定的投资目标。当然,这个“Flag”不是拍脑袋定的,而是通过市场情况、投资标的、产品类型等一系列因素综合测算得出的。

其次,关注产品期限和风险等级,根据手里资金的需求,选择匹配的产品。

此外,相较以往,投资者还要关注理财产品本身投资的底层资产特性、管理机构的实力等。

目前,不少风险等级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以追求绝对收益为主,底层资产安全系数相对较高,产品运作也比较稳健,适合谨慎型和稳健型投资者。

还有“稳稳的幸福”

除了银行理财产品,还有很多“品性相近”的好兄弟,能帮助投资者获得“稳稳的幸福”。

结构性存款不失为优质选择。结构性存款由基本存款和衍生品的期权两部分组成,绝大多数属于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适用于资金相对充裕、希望获得较高回报、对金融市场有一定分析能力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

网红产品“固收+”基金同样值得关注。“固收+”基金产品具有攻守兼备的特性,“守”在于有债券资产作为底仓,具有相对稳定性;“攻”在于根据市场行情,配置权益资产等争取增厚收益,具有相对进攻性。

如果投资者可以进行较长期限的投资,大额存单也是不错的产品。作为大额存款凭证,大额存单不仅纳入存款保险保护,收益性也更强,高于同期同档次的整存整取定期存款。

年金险也是较好的投资选择。简单来说,年金险就是投资者先每年给保险公司一笔保费,到约定时间,保险公司再定期给用户一笔钱(年金)。通过前期的资金投入,投资者可以提前锁定一定的收益,无惧利率下行的风险。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从财富保值增值角度来看,投资者可适当配置不同类型、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资产,以合理、积极、健康的投资心态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流动型资产:随时需要用的钱,主要用于3~6个月的日常开支。常见标的如公募基金中的货币基金,具备门槛低、波动小、取用灵活等特点。

稳健型资产:3~6个月以上、3年以内,有具体用途但不需要随时动用的钱。这笔钱在尽量不亏损的前提下,根据时间搭配适合的投资标的获取比现金管理更高的收益,常见标的有大额存单、银行理财产品、“固收+”基金等。

收益型资产:留给未来的钱,最好是3~5年甚至更长时间不需要动用的钱,主要用于获得超额收益。常见标的以股票、权益类基金、公司股权等为主,做到设立合理的预期收益并坚持长期投资,博取更多收益的可能性。

保障型资产:属于保障部分,在不确定的未来中,给生活一定保障。

祝愿每位投资者能够秉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在金融市场中乘风破浪,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 据《中国证券报》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