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寻常最奇崛
乡村月夜
馒头情结
3上一篇 2021年11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馒头情结

■ 安徽合肥 李云斌
 

多年以来,我的早餐都是以馒头为主食,与亲友开玩笑说:一年三百六十五个早晨,我只要三百六十五只馒头就能解决早餐问题,常吃家里也会出现不同声音,我总是以馒头易消化养胃为借口搪塞。合肥地处江淮之间,以大米为主粮,花样没有太多的翻新,面食不断有创新品种,我独爱馒头,有很深渊源。

小时候正逢缺吃少穿岁月,我家住在工厂旁边,毗邻工厂宿舍区,距厂食堂约五十米左右,工厂八小时工作制,按时上下班;农村上下班不能按时,三顿饭没准时。我们进出家门经常从厂里穿行,工厂开饭时我家锅经常还是冰冷,看到从食堂出来的人们早晚手里端着饭缸夹着馒头,边走边喝着汤或稀饭,嚼着香喷喷的馒头,我正饥肠辘辘,懵懂少年盯着别人手里的白面馒头把口水往肚里咽,从那时起洁白松软的馒头深深烙进我脑海里。

我们和工人子弟在一所学校上学,经常他们带着馒头,我们带着烀山芋,他们瞅着我们手中山芋,我们觊觎他们手中馒头,无论如何面子还是要保持,故作矜持,寻找巧妙借口进行交换,偶尔也能成功。那种日子里,唯一简单愿望就是能痛痛快快吃一顿馒头,馒头被视作人间美味佳肴,甜丝丝香喷喷经常刺激我的味蕾。

同村有位远房堂兄,身材高大壮实,犹如鲁智深,有天从城里拉一车东西回村,同村几位年龄相仿的好事者与他打赌吃馒头。他豪言能吃下五斤馒头,二十五只馒头,高高堆起一撮簸,赌资是吃不完赔十斤饭票。前二十个馒头他风卷残云般吞咽下去,众人皆愕然,再后来他如吞药般徐徐下咽,每吞一口噎得脖子都要往前伸一伸,欬气连连,眼睛瞪得如铜铃,众人劝他不要勉强,剩下最后两个他直愣愣盯着,迟迟不愿出手,又于心不甘,大家提心吊胆怕出事,直到参赌众人发话,不算输赢,承认他能吃,不要加倍偿还,只需返还五斤饭票,此事了了。斗转星移,当事人早已作古,当时我是看热闹的小孩,少不更事,如今回想起来为那位仁兄的豪气所折服,也为众乡邻的善良大度而点赞。

工厂征用了队里大量土地,厂里有些正式工不愿干的脏活累活临时雇佣生产队里劳动力,在经济贫乏的年代,农村人家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收入,所以尽管脏累大家毫无怨言,争着抢着去干,队里只好轮流派工。尤其厂食堂每个月去粮站买粮油,更受众人青睐,主要是把二百斤重的米包扛到汽车上,回来再从汽车上卸下扛到食堂仓库,除了付工资,食堂招待一顿饭,有馒头吃,骨头汤敞开肚皮尽管喝,走时每人还可以带几个馒头,被村里小伙子们看作最美差事。我在上中学,四哥已回乡劳动,他有机会参与扛包,我有机会尝到馒头,事先得知他去参加扛包,心里就有了盼头。

高中毕业,我回乡参加劳动,也有机会参与扛包。凭着出卖体力和挥洒汗水我也大快朵颐地吃到馒头,也能喝到鲜美的骨头汤,扛包那天简直像过年。现在,早餐可供选择的花样繁多,我仍然坚持以馒头为主。有时候妻戏言:“饿狗忘不了千年食,你就不能换换花样吗?”我答曰:人的饮食是有习惯的,一旦形成就不容易忘却,就像山东人喜食煎饼卷大葱,陕西人好羊肉汤泡馍,馒头与我有解不开挥不去的情结。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