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迪拜世博会 中国馆“安徽日”活动将开幕
各年级控制作业总量 家长不额外布置作业
3上一篇 2021年11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各年级控制作业总量 家长不额外布置作业
安徽省教育厅发文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水平
■ 记者 于彩丽
 

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书面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家长不额外布置其他家庭作业,避免造成孩子过重的学习负担……近日,省教育厅下发《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水平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作业管理机制更加健全。    

加强作业源头管理

不得要求学生订购选用范围之外的教辅材料

严格落实“一科一辅”作业选用政策,建立每学期各学科作业选用台账,强化学校管理主体责任;学校要组织教师围绕作业选用与设计等主题开展校本研修,不断丰富校本作业资源;加强对作业来源及内容审核,注重提高作业质量,不得要求或组织学生订购选用范围之外的教辅材料。

意见要求,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学校职能部门要落实作业总量审核监管责任,教研组、备课组要指导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合理布置、控制难度和及时报备学科作业,年级组、班主任要科学统筹书面作业与非书面作业,控制作业总量,确保作业总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同时,要科学布置作业。学校要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鼓励教师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坚决避免机械、无效训练;布置作业时要明确作业完成要求和评价方式,提升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避免将学生作业转化为家长负担。

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书面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

加强作业质量研究

强化教研支撑 共建共享电子作业资源

控制作业总量,很多家长可能会担心达不到想要的学习效果。为此,意见明确要强化教研支撑,认真落实《安徽省中小学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及作业规范要求,指导各地各校不断提升教师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分析、反馈、辅导能力。各级教研机构要聚焦学校作业设计与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研究,指导各地各校开展学生作业负担的调查研究,建立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管理和评价机制。

同时,各级科研、教研与师训部门要将作业设计与实施和命题能力统筹纳入科研、教研和教师培训范围,强化培训力度,指导教师深刻理解“双减”工作重大意义,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内涵,以单元作业设计等为抓手,持续开展相关培训工作,不断提升作业设计与命题能力,有效掌握各类作业实施方法。

意见还提出,各级教科研部门需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法加强优质作业资源研发,定期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加强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各级电教部门要指导教师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作业实效,做好共建共享电子作业资源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定期开展电子作业使用情况调研。

加强作业协同治理

家长不额外布置家庭作业 保证足够睡眠

作业协同治理,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意见提出,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家委会、家校互动平台等多种渠道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营造良好家庭育人氛围;家长要掌握培养孩子良好作业习惯的方法,督促孩子主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鼓励孩子坚持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合理安排孩子课余生活,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不额外布置其他家庭作业,避免造成孩子过重的学习负担,保证孩子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同时,各地各校应高度重视课后服务的规范性操作,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