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热线“怼市民”,源于服务意识“不在线”
吃不了自律的苦 就得吃平庸的苦
格局大了,生活就顺了
别让“美容医托”成为潜在的威胁
对山寨APP圈钱圈人套路要防更要治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1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别让“美容医托”成为潜在的威胁

■ 唐传艳
 

“花钱变美,结果还变丑了。”颜值自评80分的小丹,大学毕业后积攒8万元进行美容整形,经过两次手术后,越来越觉得没脸见人,把社交减到了最少。近日,小丹接受记者采访谈起整形经历时,满脑子都是“后悔”。本来小丹对做整形手术感到害怕,是“朋友的朋友”化解了小丹的疑惑,给她介绍美容医生。但她后来得知,这位“朋友的朋友”是一名“美容医托”。(11月25日《武汉晚报》)

“美容不成反变丑”的真实案例不仅很常见,而且套路与后果也大同小异。但这起案例的不同在于,“美容医托友”的身影贯穿始终,在鼓动小丹做整形手术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这种专坑熟人的“美容医托”并不少见,是民众身边潜伏的威胁,倘若有人表现出对美容整形有所心动,就很容易招惹上“医托”,用朋友的关心和“过来人”的经验,引诱熟人上钩。

其实,线下面对面的“美容医托”只是最原始的方式,线上“美容医托”已经成为主流。有职业医托表示,哪怕你在网上就美容整形只留下只言片语,他们也会穷追不舍。“无论是谁,做美容手术前都要去网上做功课,这些人群就是营销重点,转化率相当高,效果很好。”记者现场体验,一位线上“医托”很快与记者搭话,在套取记者电话后,在很短的时间内,记者就遭“大数据网上引流”,各种推销接踵而至,而一旦上钩,线上“医托”便可获得30%左右的提成。

线上“美容医托”还在不断变换身份,因此更加难以识别和防范。美妆主播、颜值网红等在直播间引流,已成“美容医托”新的表现形式。由于一些主播拥有不少粉丝,其中还有不少未成年人,也使得直播间的“医托”更容易得手,其社会危害更大。

治理医美乱象,当然应该主要针对医美从业人员,但也要看到,“美容医托”也起到了关键的桥梁作用。“美容医托”是医美欺诈的重要一环,将这个环节斩断,治理医美乱象就会单纯和容易得多。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