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筹备良久的传记片《梅艳芳》上映了。根据资料,《梅艳芳》由梁乐民执导,梅艳芳一角由新人演员王丹妮饰演,梅艳芳生前好友、香港著名时装及形象设计师刘培基则由古天乐饰演;林家栋、杨千嬅等多位明星亦有参演,饰演梅艳芳生前好友、合作伙伴等。上映两天后,豆瓣评分从7.4小幅滑落到7.1,不算太好,但相比过往的同类作品,倒也不算太糟。受限于题材和体裁,可以想见该片最终票房必然不会太高。但由于真人传记片自带某种特殊性,相比市场的反响,其背后的文化大背景以及一些连带争议,恐怕才是人们关注的地方。
生平
纵观香港娱乐史,能在成就上同梅艳芳相提并论的人寥寥无几,盖因其在影视界音乐界都达到了相当高度。音乐方面,梅艳芳自从1982年获“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冠军,正式出道后便一路走红。1985~1986年跨年举行首次个人演唱会,连开十五场,打破了香港歌手首次个唱的场数纪录,同期推出《坏女孩》刷新了香港个人专辑销量纪录。1985~1989年更是连续五年获香港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星奖”。
影视方面,1988年的《胭脂扣》,1989年的《英雄本色3:夕阳之歌》,1990年的《川岛芳子》,1993年的《新仙鹤神针》,这些电影中,都塑造出了一批“雌雄同体”,既不失女性柔媚,又颇具男性飒爽的人物形象。上世纪90年代又频繁同成龙、周星驰合作,进一步发掘出了自身的喜剧天赋。
香港导演,如关锦鹏、徐克等都一度喜欢塑造“雌雄同体”的角色,然而该类角色对演员要求实在过于苛刻,可遇不可求。同时期林青霞饰演的东方不败、叶童饰演的许仙或许在单个角色上能与梅艳芳相提并论,但都不过是昙花一现,难以如后者般持续复制。后来这一类形象更是越来越少,吴君如在古惑仔系列中饰演的“洪兴十三妹”勉强值得一提,然而粗鄙有余、飒爽不足,几乎沦为了丑角。
有媒体人如此评价梅艳芳:纵观影史,张曼玉、杨紫琼是和梅艳芳同级别的女演员,但两人在音乐层面难以和梅艳芳分庭抗礼。就歌坛来说,虽然陈慧娴、林忆莲、叶倩文都是同代天后,成就相当,但于影坛几无建树。换句话来形容就是:拍戏中唱歌最厉害,唱歌的人中拍戏最厉害,而且无论放在哪一头都是顶尖。在这一系列成就之下,其个人生活也颇令看客津津乐道:出身草根,学历受限,女相男声,豪爽大气的性格,多段感情均无疾而终,终生无缘婚纱,最后“嫁给舞台”,最终因宫颈癌告别……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梅艳芳的生平,那就是:伟大又复杂。真人传记片时间有限,想要呈现出其中一头,已属不易。想要面面俱到,更是难上加难。毕竟,相比讲故事,具体到单个人的呈现更为困难。因为人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其内在思想和多种外界力量之间博弈后的结果。真人传记片的难点之一,正是将这种抉择时刻的微观矛盾给放大,教观众领略人生的复杂与无奈。
争议
影片中着重体现的素材,反而将梅艳芳这个极为复杂的形象给大大简单化,甚至可以说庸俗化了。梅艳芳当然不是帝王将相,也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家,早年在乐坛又大多翻唱日本流行歌曲,原创能力亦无法同皇后乐队等相提并论。其身上最珍贵处,恰恰在于一整套“形象”的打造与建构,为此影片笔墨更多聚焦在梅艳芳活生生的“人”的一面,舞台音乐仅作为点缀,大方向上并没有错。影片素材是严格按照时间线推进的:从梅艳芳幼时和姐姐一起登台,到被伯乐选中进入圈中,一炮而红。历遍风雨后,直到身患癌症,穿着婚纱造型唱完《夕阳之歌》,最终和歌迷谢幕永别。
而在这一条线性的时间轴中,除了插入《坏女孩》《胭脂扣》《夕阳之歌》等经典作品外,影片最多的笔墨却落在了以下三个人生片段上:和近藤真彦无疾而终的爱情;“掌掴事件”以及后续去泰国避难;同张国荣之间的友情。这三个片段的选取其实并不存在什么逻辑关系,强行罗列在一起,根本无法通往一个明确的结论和方向。想来想去,倘若硬要找出三者的共性,恐怕不过是:话题度最高。
换言之,该片择取素材大概率遵循的是流量原则,而非情感原则,甚至可能连真实原则都没完全做到。影片播出后,可谓各方不讨好。有梅艳芳粉丝表示不满,认为近藤真彦并没有这么好,影片中对此人形象实在有过度美化之嫌。而“掌掴事件”原本是一个对上世纪香港“江湖”进行挖掘的大好契机,影片却把大量笔墨放在了梅艳芳事发后在泰国避难的情景,把英姿飒爽、独当一面的“梅姐”完全拍成了一个遇事两手一摊、毫无办法的小女人。这样的软弱形象同其后来走上慈善之路,甚至于“嫁给舞台”的勇敢更是内蕴着根本性质的矛盾。
最大的不满来自张国荣的粉丝。演员刘俊谦无论形与神都与张国荣几乎没有半点相似,甚至可谓天差地别。出于不满,粉丝们连带指出了影片中的多个“失实”之处,如二人相识的时间地点等细节对不上等,还认为影片有捆绑消费,拉高踩低之嫌。
这就是真人传记片的吊诡之处:只要不违背“真实”这一基本原则,选取怎样的片段完全是主创的自由。可若是选取的素材逻辑不足,导致情感表达不到位,就必然会反过来伤害到人物形象。豆瓣上一条高赞短评精准形容了这样的矛盾感:“对这部片子的评价很纠结。一方面觉得它没有深入去探究梅艳芳的内心世界,只是浮于表面的描写,另外一方面又被梅艳芳的真实经历所打动,观影时有时感动,有时疑惑……”
下一个在哪里
梅艳芳成名于上世纪80年代,彼时正赶上香港流行音乐制霸东南亚;1989年短暂离开歌坛后专注电影,同杜琪峰、成龙、周星驰等著名影人大量合作,又因百变的表演风格频频斩获大奖;90年代后期,发展渐有衰退之势,她又开始转而关注慈善和社会活动,无意中抚慰了彼时港人对前途的焦虑与茫然;而与另一香港巨星张国荣于2003年同年离世,既是巨星的落幕,也暗喻着香港文化的退潮。
在这样的大时代逻辑下,她草根出身的狮子山精神、“雌雄同体”的飒爽优雅、仗义疏财的豪侠性格、终身未婚乃至于最后嫁给舞台的惊人之举……这些个人特点同时代的潮起潮落交融在一起,才为众人所津津乐道,最终诞生了“香港的女儿”这一称号。然而所有关于梅艳芳的传记片(包括这一部)都犯了同样的毛病:聚焦于个人,却忽略了大时代。事实上,这也不是梅艳芳的第一部传记影视作品了。2007年,梅艳芳逝去四年后,内地导演赵宝刚执导了电视剧《梅艳芳菲》,女主角由长相酷似梅艳芳的女演员陈炜饰演,算是一部真人传记剧集。去年,一部名为《梅艳芳菲 拾芳》的港片于内地上映,据说由梅艳芳的粉丝集资制作,然而最终票房却不到100万。就质量而言,两部作品豆瓣评分都不高,分别只有6.2和6.4,堪堪及格。根本原因恰恰是大量篇幅聚焦在个人生活,却忽略了时代背景使然。
如今不少人依然都怀有香港情结,归根结底,怀念的还是那个群星璀璨、创作力喷发的年代。上世纪90年代后期,梅艳芳走势渐衰,其在影坛歌坛的一线地位分别为张曼玉和王菲所取代。而再往后,香港能在歌坛影坛做到双栖同步发展的女性艺人,细数下来,也不过莫文蔚、杨千嬅、郑秀文等寥寥数人。论成就高度,她们都同梅艳芳相差甚远,很难说是个人水平远远不及,还是千禧年后香港娱乐圈作为一个整体的衰落,导致评价维度发生了根本变化使然。
民间也总爱跟着“落井下石”:如今各个视频平台上,一部分up主们还总爱把近几届“香港小姐”拎出来,再同八九十年代的冠军们做对比,用意明显:“港姐”们不管形象还是气质都越来越难看,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
《梅艳芳》于此时重新出现,一部分是出于怀旧,一部分也是对浮躁内地娱乐圈的不满。部分人甚至隐隐希望能借此实现某种“文艺复兴”。时间流逝,人只能向前看,而不能向后倒退。作为看客,我们也只能静静等待下一个符合大时代精神的人物出现。
■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石若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