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洁白如雪
怀念一头牛
立冬闲话
3上一篇 2021年11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立冬闲话

■ 山东临清 杨金坤
 

每年的阳历11月7日或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立冬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立冬分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人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人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吕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高诱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边社稷者,赏其子孙;有孤寡者,矜恤之。”晋崔豹《古今注》:“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又“大帽子本岩叟野服,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日贵贱通戴,谓之温帽”。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立冬吃饺子寓意是秋冬相交之时,被称为“交子之时”,而饺子与交子同音,所以这个传统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还有“立冬吃饺子不冻耳朵” 一说,源其饺子形状像耳朵,古人讲究以形补形,在寒冷的冬天吃了饺子,就不会怕露在外面的耳朵受冻了。

古时不少文人墨客,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立冬盛景。宋代的钱时《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马上立冬了,红叶纷纷落下,西风吹过,黄花却依旧在,黄花给立冬也增添了几分诗情,让立冬多了一份情调和色彩。明代人王稚登有首《立冬》诗:“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诗人笔下的立冬则见些许禅意,秋去冬来,树叶落尽,客居他乡的旅人唯有禅月相伴,读来颇有人生的意味。

中国的节气是农耕风俗的载体,历史过去了,留下的是文化。节令风俗实际是农俗文化,在现代生活中虽然已无实际意义,但却增添了许多生活情趣。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