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对当下一些职场年轻人来说是常事。年轻人是否知晓劳动法关于加班时长的相关规定?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会怎么做?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164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8.5%的受访者知晓劳动法中关于加班时长的规定。面对过度加班,超半数受访者会要求涨工资或减少工作量。(10月14日《中国青年报》)
面对过度加班,超半数受访者会要求涨工资或减少工作量。可见,涨工资或减少工作量,是员工普遍的一种权益诉求。工资的高低,直接体现了员工的劳动价值;企业给员工加薪,是对其劳动价值的肯定和尊重。通过加薪,让劳动价值与工资成正比,不断提高员工的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是体现和保障员工体面劳动、有尊严生活的基本条件之一。同时,可以增强员工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相反,收入的畸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将会直接加剧员工的失落感,直至失去生活信心。
换言之,必须正视过度加班背后的权益困境。不可否认,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总体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但物价也在持续攀升;一线员工的工资增长却非常缓慢,很多企业的工资甚至多年零增长。特别是有些企业,因工资低,员工“跳楼求加班”,企业沦为“血汗工厂”,这才是最具根本性和普遍性的问题。可以说,少加班,多加薪,是消除企业“血汗味”的良方,只要企业的“血汗味”消散了,就能够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权益双赢。
当然,不是涨了工资,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在加薪的同时,企业还是要致力于改善管理方式,营造更加人性化的企业文化。企业也是个大家庭,每个员工都是家庭成员之一;企业领导作为家长,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给予员工更多的关爱。员工既是企业的劳动者,也是企业的主人;既有参加劳动、为企业创造财富的义务,也有获取劳动报酬、享受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权利。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管理者最大限度地尊重员工的基本权利,像管理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一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事事处处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