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预习沪教版英语教材时,发现95页有点小问题。95页上有3张小昆虫的照片,按英文的说明分别应该是蝴蝶、蚂蚁和蜜蜂;但是图片上,却是蝴蝶、蚂蚁和食蚜蝇……”沈阳市126中学7年级的学生小崔把自己的发现反映给了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社方面表示,“我们咨询了生物方面的专家,这个确实是弄错了。我们将上报教育部准备修改。”10月8日,出版社方面给小崔的妈妈王女士回了电话。小崔全名叫崔宸溪,今年12岁,刚刚升入沈阳市126中学,刚入学就发现了教材中的错误,可见,这是一个对学业特别细心的孩子,不禁为他点赞!
细心的孩子都能看出来的错误,可为什么在编写教材过程中经过道道把关,却让这种低级错误逃脱了编写者、审阅者等专家们的眼睛,确实值得反思。
近年来,中小学生为各类教材纠错且事后证明是出版错误的例子有很多,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主课”,其他科目中被指出有错误且最终得到证实的也不少。如2017年9月10日央视新闻报道,湖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验教科书《生命与健康常识》关于“溺水怎么救护”的内容,存在两处“致命错误”,就是由一个小学生发现的。
中小学生都能发现的错误,却能逃过编写教材以及审阅教材的一双双“慧眼”,的确说明教材编写中出现了很大疏漏。人无完人,可如果教材中的错误,连小孩子都能看出来,证明犯的错误实在太多,且不少错误还很“低级”。由此,点赞纠错的孩子,教材编审者当自省。教材编写事关知识传授正确与否,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孩子们的质疑精神值得称赞,但编审者更该躬身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