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全完善,医保的覆盖面和基金规模不断扩大,风险点也随之增加,诈骗医疗保障基金违法犯罪高发多发。来自国家医保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国家医保局等相关部门共追回医保基金348.75亿元。究竟是谁在动老百姓的“救命钱”?(10月9日中国新闻网)
理性而言,三年追回医保基金超340亿,既是成绩更是警钟,从另一个侧面也反应出了医保诈骗高发多发的态势。
保持对医保诈骗的高压态势,从严打击,维护好老百姓“救命钱”的安全,的确十分必要,但总停留末端治理,显然绝非最优之策。医保诈骗之所以多发频发,除了一些医疗机构和在保职工基于医保基金“唐僧肉”的非法冲动之外,很大程度也在于医保管理的漏洞与偏差,给了诈骗以可趁之机。因此,医保管理如何修补漏洞、修正偏差,真正提高基金管理的安全等级,才有助于实现防控医保诈骗的标本兼治。
从报道披露的一些典型案例来看,医保诈骗无非两类:一是医疗机构诱骗患者住院、制造虚假报销清单与手续,以此通过报销套取基金。应当说,这样的手段并不高明,之所以能够屡屡得逞,主要还是利用了医疗的隐蔽性和信息的黑障性,既蒙蔽了医保管理机构,也蒙蔽了在保患者。对此,医保管理方面应当有更具针对性的监管举措,强化风控介入,提高骗诈的实施难度。同时,建立更开放的医保报销信息透明机制,方便在保人员查询与监督。
二是利用医保卡开药等手段变相套现。这是由来已久的痼疾,对于此类诈骗更宜疏堵并举,通过完善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管理及支付相关的政策,更大程度予惠于民、让利于民,如不断深化医保个人账户的家庭共济、扩大个人账户支付的范围,让参保个人账户的钱用得了、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