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四川达州两名学生因无法带牛奶入校,蹲在门口喝完半箱奶的视频在网上热传。事后校方工作人员表示,因为考虑到校外食品的安全性,所以学校禁止学生带校外食品入校。目前,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已约谈该校校长,并责令学校对相关规定进行整改。(9月15日澎湃新闻)
此情此景,堪称现实版的《人在囧途》。不同的是,牛奶不能带上飞机是常识,可是谁又能想到牛奶竟然也不能带进学校?好在事实证明,学生喝牛奶并非网传的被迫,学校没有起初人们想的那么坏。
视频中在场的保安不是像网友质疑的在监督学生喝奶,而是觉得他们喝得太多,于是劝导不要这样喝。现场的学生会干部也只是过去解释:牛奶虽然不能带进校园,但可以寄存在保安室,等周末放假的时候再领走,或者由家长代领。听了解释后,当事的两名学生也没有继续再喝,一场喝奶闹剧总算结束。 喝奶闹剧是停下了,但此事拷问的学校管理问题并未随之终结。正如网友们的那个共同追问,牛奶为啥不能带进校园?从曝光图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被拒的牛奶是蒙牛系列的低脂高钙纯牛奶,并不是没有保证的“三无”产品,若是以食品安全为由根本站不住脚。
再者,既然学校声称不准学生带校外食品进校园没有一刀切,那水果可以,牛奶就不行?如此矛盾的逻辑凸显管理的混乱。该校的管理的确欠妥,可人们更在意的不是这混乱的逻辑,而是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校商勾结。据学校附近的超市老板称,达州外国语学校是一所私立学校,校内开设的超市、小卖部以及学生食堂,都是“有关系的人”开的,被垄断了。学校如此卖力地强制禁止学生外带食物,不排除是为了照顾校内食堂、超市和小卖部生意的嫌疑。毕竟,“天价”小卖部的存在大家都心知肚明。 只是无论怎样,服务学生始终是学校的宗旨,学校制定相关规定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不能总是“霸王条款”。
拒绝校外食品进校园,若是为了配合疫情防控要求无可厚非,但在执行过程中需要科学化、人性化,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不能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