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教师节送礼说“不”
行贿人“黑名单”亟待全国联网联动
先行动起来 能解决人生80%的问题
不必羡慕别人的生活 你也可以过得更好
对游戏广告乱象须立法严管
下一篇4 2021年9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向教师节送礼说“不”

■ 钱夙伟
礼轻情意重 王恒/漫画
 

教师节临近。这几天,厦门岛内外多所中小学、幼儿园陆续发出“教师节不收礼倡议书”,倡议教师节走“心”不走“礼”,让老师过个积极向上、廉洁文明的教师节。(9月8日《海峡导报》)

不容讳言,每当教师节临近,给老师送礼,已经成了家长和学生最纠结的事。大家都送,自己不送,怕老师“有想法”,现在也没有谁敢“怠慢”乃至“得罪”老师。而送还有个档次的问题。于许多家庭,又限于经济实力,又要顾及同学之间的相互比较,这也是个头痛的问题。

然而,教师节送礼,本来就没有道义的基础,因此也就没有任何的必要。固然,这于学生,是一种感恩的形式,但于学校和老师,教育学生感恩,首先是感社会之恩。老师被喻为照亮别人的蜡烛、辛勤耕耘的园丁,对学生的付出是没有任何回报的附加条件的,也从来就不会想到要让学生向自己报恩。否则,也配不上“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崇高的称号。

然而,于学生,确实应该感老师的恩,如古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是,感恩一定要出于自发自愿,而且感恩也并非就是送礼,最好的感恩,就是努力学习,积极向上,使自己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而如果或出于形式主义,或出于从众心理,人家都送了自己不送面子上过不去,或为了“巴结”老师,换得老师的特别“关照”,乃至互相攀比,不仅送礼有贿赂之嫌,更让“感恩”庸俗化。而老师接受这样的送礼,既让自己蒙羞,也让自己贬值。

教育的力量,来自于人格的力量。现在向老师送礼成风,有些是出于老师的默许甚至暗示怂恿,有意借“节”敛财,从中折射出的正是师德危机。

无疑,教师节送礼,背离了教师节“尊师重教”的本义,显然是教师和学生都不能承受之重。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