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京师安徽会馆 一则楹联说官绅
2021年6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走进京师安徽会馆 一则楹联说官绅

■ 汤增旭
 

由于关注与安徽有关的人物和事件,对于京师安徽会馆自然也是有所了解,前一段时间看到与之相关一份比较详细的资料,很有兴趣。近日阅读清代安徽定远人方浚师撰写的《蕉轩续录》,书中有篇短文简略记载了当年京师安徽会馆兴建的一些细节,颇有史料价值,其前半部分的内容如下:

“同治戊辰各直省军务平,合肥李少荃相国入觐天颜。退朝之暇,同乡诸公宴相国于江蓉舫前辈宅。因议买后孙公园孙侍郎旧居,设立安徽会馆。時予方奉观察粤东之命,相国遂倩蓉舫总司其事。”

话说到了同治戊辰年(1868年),整个国家的战乱逐步平息,时任湖广总督的李鸿章奉旨进京入觐。退朝之余,李氏和众多在京的皖籍官员,相聚于内阁侍读江蓉舫(江人镜,号蓉舫,徽州婺源人)宅中,举杯欢宴。觥筹交错之际,绩溪胡肇智、和县鲍源深、霍山吴廷栋等京官,敦请李鸿章带头,集资捐款创建京师安徽会馆。李鸿章当场应允,慷慨解囊捐银一千两,后又续捐三千两,并发动“皖人之宦于四方者”协力捐资,一时之间从者如云。潘鼎新、刘盛藻、周盛传、吴长庆四位淮军将领合伙捐银一万两,刘铭传捐二千两,李瀚章、吴棠各捐一千两,皖籍官绅154人,累计捐银三万三千多两,其中《蕉轩续录》的作者方浚师也捐了一百两。

这个捐款的金额排名,也反映了当时一个颇有趣味的社会现象,就是级别高的大佬们捐的多、武将捐的多、地方实力派官员捐的多,京官主要依靠朝廷俸禄生活,估计没啥大的油水,基本上也就意思意思表示一下而已。

大伙儿说干就干,由江蓉舫牵头,决定购买北京城南原孙侍郎的故居,用来建造安徽会馆,这位孙侍郎名叫孙承泽,崇祯进士,入清后曾担任过康熙朝的吏部右侍郎。

从同治八年二月开工,到了同治十年八月,耗资二万八千两白银的京师安徽会馆终于完工。

根据相关资料介绍,这座恢弘气派的建筑群,坐落在正阳门与宣武门之间的后孙公园正中,坐北朝南,整个建筑由中院、东院、西院三大部分组成。

正中院大门楼上,自然是李鸿章亲笔所书的“安徽会馆”匾额。第一进为“文聚堂”,堂内悬挂着皖籍中试者的名单;第二进有中厅罩棚、正楼、方台等;第三进为神楼,楼上奉祀文昌帝君、关圣帝君像,楼下正厅悬“斯文在兹”匾额,奉祀着皖籍大儒闵子骞、朱熹牌位;第四和第五进分别有“碧玲珑馆”、戏楼、“拜石山房”“半亩塘”等园林建筑。

东院第一进正房为“奎光阁”,奉祀的是魁星神像,檐前立有李鸿章撰写的《新建安徽会馆碑记》1方,“藤间吟屋”回廊中间立有石碑4方,上刻捐修者的姓名、官职、金额等;第二进和第三进分别为“思敬堂”“龙光燕誉堂”等配套建筑。西院的规模稍小,主要是用来接待宾客。

会馆落成之日,这一大片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建筑,矗立在北京城南,真是绵延起伏、蔚为大观,雄踞京城各大会馆之首。

这么多鳞次栉比的楼堂馆所,想必会有很多贤达名流的匾额、楹联题款,《蕉轩续录》里就记录了赵子方撰写的一副绝佳楹联:

“结庐挹退谷,风流胜迹重新,应续春明梦余绿;把酒话皖公,山色乡心遥寄,难忘江上大观亭”。

当安徽会馆竣工之时,方浚师尚在广东担任肇罗道台,其兄方芰塘(即方汝绍)写信告知他相关讯息,信中抄录了赵子方的这副对联,希望方浚师也能给安徽会馆题联,由于感觉赵氏楹联写的实在是“笔情飞舞,雄跨古今”,方氏读罢“不觉搁笔矣”,颇有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意味。

赵子方也就是赵继元,出身于太湖赵家,其家族诗礼簪缨,四世翰林。赵继元的祖父是状元赵文楷,他本人同治七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能诗善文,尤以书法著称,著有《静观堂遗集》,是著名文化大家赵朴初老先生的曾祖父。

赵继元的上联首先破题,把安徽会馆的选址背景阐述的很清晰,联中提及的“退谷”,正是前主人孙承泽的号,当年风雅人物共聚的奢华园林,再次焕发新颜,瓜瓞连绵的文脉,重新得到了传承和发展,这里的“春明梦余”,正是孙氏的代表著作《春明梦余录》。

赵继元上联重点刻画的是京师,下联描述的就是安徽。众所周知,以李鸿章为首的淮军集团,通过荡平“粤捻之祸”,战功显赫,各省的封疆大吏和州县官员“非其门生,即是部曲”。会馆众人在把酒临风之际,自然会怀念起故乡的人文山水,其中让在京诸人最难忘的,是位于省城安庆号称“皖省第一名胜”的大观亭。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到大观亭游览,登临远眺,大江东去,惊涛拍岸,留下了大量隽永的诗文。大观亭这处风景绝佳的古迹,也成为众多皖籍游子梦回萦绕的牵挂。

纵观整副楹联,对仗工整,用典精妙,由古至今,由中枢京师再到桑梓故乡,客观上反映了皖籍官绅在京城的巨大政治能量和社会地位,大有傲视群雄、舍我其谁之气概。

由于正中院第二进前后左右均为五楹,想必赵继元的这副大作,也应该是高悬于此处吧。

这座占地60亩、耗费近三万两白银修建的安徽会馆,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不慎被大火焚毁,李鸿章在寿县孙家鼐等人的倡议下,又花费巨资重修京师安徽会馆,修复后的会馆,其富丽堂皇的程度丝毫不逊色于之前。

1949年之后的京师安徽会馆,已然是亭台颓毁、花木凋零,又长期被工厂和居民占用,所幸到了1984年,安徽会馆被列入北京市文保单位。2006年6月,宣武区政府把安徽会馆修葺一新,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北京城区各大会馆中唯一的国保。

我想下次再去北京的话,务必要去坐落于后孙公园胡同的安徽会馆访古探幽一番,实地感受赵继元楹联中渲染的历史氛围,体味当年这群卓越非凡安徽人的豪迈情怀。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