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体验 收获满满
智慧研学路 精彩每一步
3上一篇 2021年6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智慧研学路 精彩每一步
——记合肥一中高二(31)、(28)班研学旅行
■ 朱振宇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四月的合肥,春光明媚,和风送暖。此时正宜出门踏青,赏大好春光。“桐花万里丹山路”,合肥一中高二(31)班和高二(28)班携手踏上研学旅行。正所谓“人生何处不相逢”,在无垠的星空下彼此遇见,于时光的旷野里璀璨绽放,这是缘分的牵引,更是共同的呼唤。

  4月15日早上8:00,伴着欢笑,寄着憧憬,在马晓骏老师和张玉生老师的带领下,就此“出征”。快乐的研学之旅,也就此拉开帷幕……

农业基地好风光

地名不仅是一个地域的符号,而且承载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经过漫长的车程,同学们来到了第一站——海宝村。它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其洗马河最早可追溯至隋末唐初。如今,海宝村对废弃小学旧址进行改造,建成了独具特色的“耕读园”。漫步其中,农耕学堂、研学手工作坊、二十四节气长廊、农耕农具展室多点成线,绘就农耕文明史诗。海宝村的自然风光也是别有风味,湖水波光粼粼,纤柳婀娜多姿,农田生机盎然……

挑水推车展担当

来到农业基地,对农活的体验自然少不了。同学们在教练的指导下,对传统的农具扁担和独轮车进行了一番体验,通过相互比赛的形式对这两种农具的使用更加熟悉。挑水和推车都是体力活,对于在城市中长大的同学们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同学们分工明确:男生发挥体能上的优势,主动承担挑水推车的任务;女生的体能要差一些,则在一旁扶着竹筐和粮袋。通过这一体验,同学们了解了农民生活和农耕文化,磨砺了意志,培养了合作精神。

古琴之音绕椽梁

古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可见中华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庐阳书院,同学们感受了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体会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绵远,意趣高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形式中正平和,颇与君子之人格相似。

“韶华不为少年留”,两天的研学旅行很快就结束了,但是同学们收获满满。历经海宝农业基地体验,深切领悟到保护、传承和利用好这浸透先贤血汗、凝聚民族智慧的农耕文化的深远意义;聆听了数首古琴曲,使心得以安住沉静,回归内心自性里丰富的精神世界;向孔子画像行礼后,同学们体会到中国传统礼仪的严谨庄重……不胜枚举。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研学之旅虽然结束,但是学习的征途仍然等待着同学们。此时,且将研学过程的心得体会运用在学习上,征途漫漫,更需砥砺前行。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