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上有一条鱼
粽香从岁月深处飘来
云雀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6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粽香从岁月深处飘来

■ 湖南长沙 龙玉纯
 

商场、超市和报刊杂志上那五颜六色的粽子广告,似乎在不停地提醒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就要到了。端午节吃粽子,现在老幼皆知,但如果要追寻粽子的历史,就得花上一番功夫了。

浓情端午,“粽”享佳节。 竹叶青青白糯香,细姑裏粽过端阳;拆成五只尖尖角,添上红心鸡蛋黄。以前,我总是不解,粽子为何要包成“尖尖角”呢?

粽子古称“角黍”“筒粽”,由来已久。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碱水粽。

关于粽子的来历,南朝梁吴钧《续齐谐记》和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均有记载,农历五月初五诗人屈原自投汩罗江后,楚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于水中,以驱蛟龙。

时光流转,粽子的花样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到了唐朝,更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诗人姚合就写过“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唐明皇也有“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之句。可见当时宫庭十分流行,民间也很普及。1988年江西省德安县出土的南宋周氏墓里发现两只粽子,这是迄今所见的华夏最早的粽子实物。粽子系在放置于死者右手的桃枝一端,外皮为粽叶,萱麻捆扎,长6厘米,宽3厘米,现存江西省博物馆。

粽子可算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它浑身充满“中国元素”。中华民族历来讲究勤俭,尤其是对粮食。端午正值江南的黄梅季节,粮食等农产品难以保存,容易发霉变质,于是,把糯米杂粮等用植物宽叶包裹,放到开水中多次高温煮透,反复杀菌消毒,得以较长时间保存。用苇叶、荷叶、菰叶包粽子,一是取材方便,这些叶子在农村河边容易采集;二来这些植物叶子香气清新,煮熟后更是清香扑鼻,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正好符合中国人崇尚绿色的标准。

粽子流传至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不管家境贫富,都做得起吃得起。富家可以包火腿粽子、肉粽子、八宝粽子等,一般家庭可包红枣粽子、蛋黄粽子等,再贫寒的人家也可以包白米粽子、杂粮粽子等,无论什么口味,大家都一样乐在吃粽中。

万水千山“粽”是情,不吃粽子可不行。面对从岁月深处走来的、各式各样品种繁多的粽子,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首选的可是江浙的粽子。比如嘉兴五芳斋的鲜肉粽,吃到嘴里芬芳和润、酥烂嫩鲜、肥糯不腻,每次吃过总给我太多的思念。北京的果脯粽子,尤其是大黄米果脯粽,黏韧而清香,甜而不腻,有种糯米粽不一样的风味。广东的什锦粽小巧玲珑,外形别致,状如锥子,以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冬菇、绿豆等调配为馅,清香鲜美,风味独特,一次吃四五个才叫过瘾。

吃粽子的习俗甚至传到了国外,尤其是在华人较多的东南亚国家。用芭蕉叶包裹的越南咸粽,馅里有瘦猪肉、虾米、红豆和咸蛋,吃起来感觉还可以。菲律宾粽子呈长条形,风味与咱们浙江一带的粽子相似。听说泰国人包的粽子个头小如鸡蛋,委内瑞拉的粽子则以玉米面为主料,新加坡人喜欢吃花汁粽子,而日本的粽子酷似钟形……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机会我一定走出国门看看,顺便也饱饱口福。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