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青少年电子烟的“反围剿”之战
预付卡管理关键要牵住资金的“牛鼻子”
坚持写“感恩日记” 激发学习动力
从现在开始行动 就是对未来最好的交待
娃娃用品,良心检测
下一篇4 2021年5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打响青少年电子烟的“反围剿”之战

■  黄齐超
魔笛 王恒/漫画
 

5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认为,使用电子烟可能更能致人抽上卷烟,这一现象在青少年中尤为明显。自2018年以来,国家发布了多个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禁令。但“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多重禁令之下,仍有商家变换招数“围猎”青少年。(5月30日 新华网)

电子烟与传统卷烟一样,具有尼古丁、焦油等有毒物质,并不比传统卷烟低。所以,吸电子烟同样有害身体健康;“二手” 电子烟对他人同样能产生危害。再者,一项研究表明,从电子烟转成卷烟的青少年,是未吸电子烟就吸卷烟的2.21倍。可见,电子烟更容易对青少年产生误导。

事实上,社会各界对电子烟的危害,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危害,早已有了共识。所以,自2018年以来,国家发布了多个电子烟禁令,旨在保护未成年人免遭电子烟的侵害。尤其是,2019年的电子烟网上销售禁令发布后,市场曾预测该行业将迎来断崖式下跌。但结果呢?截至2021年2月4日,中国电子烟存续企业达174399家,较2020年的168452家,延续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青少年支撑起电子烟持续“繁荣”的背后,是电子烟商家对青少年的“围猎”。首先,“加味”是吸引青少年尝试电子烟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无疑是增加了电子烟的蛊惑性。其次,商家继续打法规的擦边球,美化电子烟,对青少年宣称电子烟“无毒安全”,欺骗青少年消费者。另外,虽然有了电子烟网售禁令,但网售渠道并没有完全堵死,电子烟依然可以通过其他相关词语,在电商平台搜到。

电子烟商家“围猎”青少年,我们就必须打一场“反围剿”,而且要彻底赢得这场战争,让青少年远离电子烟的迫害。我们应当尽快规范电子烟市场,推进制定电子烟管理细则和相关国家标准,建立相关的抽检制度和违法违规严惩机制,填补制度空白,让执法部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