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小胖墩儿”需开全民“大处方”
“银行卡遭盗刷可索赔”让用户吃下“定心丸”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 贻害子孙后代和全球生态
无法重来的人生 每一天都要好好过
莫让地震谣言给灾后重建“添乱”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5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银行卡遭盗刷可索赔”让用户吃下“定心丸”

■  钱夙伟
 

近年来,不少地方发生银行卡盗刷案件,不仅侵害当事人财产,更损害金融市场安全稳定。

最高法规定对此明确,发生伪卡盗刷交易或者网络盗刷交易,借记卡持卡人基于借记卡合同法律关系请求发卡行支付被盗刷存款本息并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本报今日14版)

现在常有这样的案例,持卡人存取款都是在银行营业点操作,银行卡密码并没有泄露给他人,银行卡却遭盗刷。而到底谁应对盗刷负责,客户与银行各执一词。

对于此类案件,有律师表示,虽然银行卡密码只有持卡人知晓并由其保管,但在伪卡交易情形下,银行卡密码及卡内信息被犯罪嫌疑人窃取,可能是由于持卡人未尽到妥善保管义务造成,也可能是因为发卡行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所致。也因此,如果用户证明自己无责,比如未泄露密码等原因导致被盗刷,银行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固然,对于新型犯罪手法,客户也应提高防范意识,但无条件地保障客户利益,理所当然是银行的职责。而银行本来也完全有能力做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防范这种“高科技”的犯罪。比如,针对犯罪分子的银行卡复制,银行可以在技术上领先一步,不让盗贼有轻易得手的机会。伪卡交易的得逞,正是因为防堵的不力。而现在银行还存在管理上的疏漏,这更给了犯罪分子的所谓“高科技犯罪”大行其道的可能。

实际上,这类案件中,银行赔偿的判决,已经屡见不鲜。不仅公平合理,也应该有利于促使银行加强对储户财产保全的力度,在遏制类似案件上体现出高度的责任意识。然而不少银行于遏制盗刷,仍不尽如人意,盗刷团伙依然频频得手,盗刷金额动辄数百万,而持卡人的索赔,又谈何容易。

现在,最高法明确了“银行卡遭盗刷可向银行索赔”,将倒逼银行提高防盗刷的意识和能力,而于用户,无异于吃下了“定心丸”。当然,用户也需要对自己的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身份识别信息、交易验证信息妥善保管好,配合银行防盗刷。而遇到盗刷要及时挂失,除了尽量减少诈骗损失,也让银行无法再把责任推给持卡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