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不仅有很高的书法价值,也传递着特殊的人生哲思。这样的哲思,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又有意犹未尽的个人感怀,似乎有未了之意。故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却未尝揭开谜底,究竟所感者何?
岁月不居,寒暑易节,有人充满希望,有人心存悲戚。然而,不论是一世之雄,或是一世之郁郁不得志,百年以后,却也平等。每念于斯,感慨系之,不禁悲从中来。故而,《兰亭集序》中说,“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俯仰之间,以为陈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如同哲学家尼采所说“凡是已经生成的,必将归于消失。”
可是,我们又不至于陷入悲观,更不至于陷入另一位哲学家叔本华的悲观之中。我们不妨旷达地去看待人生。生命固然短暂,然而何痛之有呢?按苏东坡在《赤壁赋》中所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不是很幸运的吗?其实,《赤壁赋》中,还有一层深义。即,“物与我皆无尽也。”宇宙是永恒的。宇宙的本原,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如果说宇宙的本原是物质,那么人类也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的一种,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不是随宇宙一同而永恒了吗?况且,生命科学中许多悬疑之事,尚不可解,终难知所想是否所有。因此,我们无法不对生命保持敬畏,我们无法不对生活保持虔诚,我们无法不对美好保持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