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大同一家三甲医院医生自曝当医生十几年间,共收受回扣超过50万元,且医院领导也参与其中,引发舆论热议。
事实上,医疗行业收受回扣问题早已不是新鲜事。根据公开可查的法院判决文书统计,2016年至2019年间全国百强制药企业中,有超过半数被查实存在直接或间接给予回扣的行为,其中频率最高的企业三年涉案20多起。记者调查发现,近一两年来,随着药品集采等改革措施的实施和医疗领域反腐的深入推进,医疗行业收受回扣现象已明显减少。但在一些高值药品、耗材领域依然大量存在,同时回扣的隐蔽性增强。■ 新华社“新华视点” 记者马晓媛 赵阳 刘翔霄 宋育泽
医生曝医院“塌方式”收回扣
在网上热传的视频中,一位穿着白大褂的中年人自称是“某西省某同市最大的那家三甲医院的执业医师”,表示“做医生十几年,在此期间参与收受医疗回扣,保守估计在50万以上”,还称“这事情不是我一个人做的,我和我的同事、主任、副院、正院,基本上都在参与这个事情,还包括药师,可谓是塌方式的、全员参与的。”
记者联系了这名举报者。对方表示与医院“有点过节”,但“爆料的目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说的都是实话。”他说,医疗回扣会导致该用的药用,不该用的药也用,医生滥用药物加重患者负担。“说白了就是经济利益驱动,小病大治,欺骗患者。这不光在我们医院普遍,在全国都很普遍,是公开的秘密。”
记者从大同市卫健委了解到,此次自曝收受回扣的医生丰某是国药同煤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一名主治医师。
新型和高端药品回扣高发
事实上,医疗行业收受回扣问题屡被曝光。2019年,海南万宁市和乐中心卫生院一名医生通过网络举报自己和同事收受回扣,称医药代表按药品价格10%至15%的比例给回扣。同年,有网民举报苏州大学附一院医生杨某乱装支架,装一个给一万元回扣。
“前些年拿回扣现象严重,腰上打个钉子4000元,就要给医生1500元回扣,所以耗材大户骨科、心血管科不少医生都发财了。”一位医疗行业人士说,“但是近年来实行两票制、集采、医疗反腐,拿回扣的空间大大缩小了。”
山西省一位从业十多年的医药代表告诉记者,国家推行药品集中采购后,有降压药从30元降到2元,心脏支架从2万元降到3000元,基本没有赚头,更没有回扣。“原来一个药企在一个省有几百个药代,现在几个人就够了,很多药代都失业了。”
记者调查了解到,虽然近年医疗行业收受回扣现象明显减少,但仍然大量存在。一位医卫专家表示:“推行集采后,一些医生不愿意开集采药品,一些医院手术中的非集采耗材的费用明显增长。”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些刚研发出来的新型药品、器械、材料往往都很贵,又没有纳入集采,是医疗回扣的高发区。
医疗行业回扣缘何“禁而不绝”?
医疗回扣现象由来已久,从中央到地方也一直不乏治理之策,但为何这一乱象始终难以禁绝?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前国内药企间存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拼不了技术就只能拼市场,推动了营销费用走高。特别是一些辅助用药和检验项目,属于可开可不开,为了增加销量,就只能通过给医生回扣的模式销售。同时,医疗系统关键岗位权力集中且缺乏有效监管也导致回扣难以禁绝。多位受访者表示,在集采实施之前,医院各科室是药品从生产到进入药房的必经之路,科室负责人通常拥有主导甚至是绝对话语权,因此是医药代表猛攻的对象。
“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重视程度不够、监管流于形式,是医疗系统的通病。”一位业内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