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蚕食春桑 儿时“养蚕人”
合肥电信“适老化”便民服务暖心有温度
今日竖鸡子 春色正中分
3上一篇 2021年3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今日竖鸡子 春色正中分

■ 山东淄博 李秀芹
 

春分到,蛋儿俏。我小时候听祖父说,春分是春季平分的日子,白天和夜晚一样长,春分日可以将鸡蛋立起来,竖好了没有外界的干扰,鸡蛋可以保持好几天不倒。我没有见过好几天不倒的鸡蛋,因为家里你来我往总有动静干扰呀。春分这天把鸡蛋立起来不倒,哪怕几秒钟呢,就算成功了,这种喜悦足以维持好几天,值得炫耀好几条胡同。

年年春分,年年立蛋,家里只有祖父可以将鸡蛋立起来,而且可以立住几分钟不倒呢。让祖父谈一下秘诀,祖父说,没有秘诀,把心静下来,沉住气慢慢来,总能找到平衡点。

幼时的我从未在春分这天立蛋成功过,越败越立,有时能和鸡蛋死磕一天。有一年春分,大姐竟然也将鸡蛋立起来了,高兴得她一蹦老高,本打算跑出去喊街坊四邻来看,却乐极生悲,脚碰到了桌子腿,鸡蛋滚到了地上,打成了鸡蛋汤。

那时家里生活清苦,鸡蛋是要拿到集市上卖钱换盐换油的,家里来了亲戚或小孩子生病了,祖母才肯把鸡蛋做熟了端上餐桌,立春这天祖母赏我们立蛋玩已是开恩了,大姐将鸡蛋打碎,肯定会遭祖母一顿数落。

但祖母没有生气,而是将碎鸡蛋液盛到碗里,又从篮子里找了个有裂纹的鸡蛋,做了一锅野苋菜鸡蛋汤,每人分了我们一小碗,说犒赏耕牛了。

我们家哪有牛呀?见我迟疑,祖母说,你们就是家里的小耕牛呀,以后日子暖和了,地里的农活多了,放了学都去地里干活。

大姐是家里老大,没读过一天书,小小年纪在家帮母亲做饭照看弟妹,十几岁就当整劳力上坡干活,是家里当之无愧的小“耕牛”,需多喝一碗野苋菜鸡蛋汤。我和弟弟正长身体,也得多喝一碗,汤不够加水,味淡了加盐,大人们最后喝,鸡蛋汤已经变成纯水汤了,但祖父祖母依然喝得津津有味。

玩够了,也吃饱了,下午跟着祖父去田里干活消食儿,我们个个都卖力,祖母说,鸡蛋没白吃。后来,每到春分这天,祖母总要拿出两个鸡蛋让我们玩立春蛋,还要做一锅野菜蛋汤犒劳我们,让小“耕牛”积攒力气。

小“耕牛”长大后,家里日子也越来越好,鸡蛋再也不是稀罕物,成了餐桌上的寻常食物,但每年春分,一家人还是喜欢聚在一起玩立春蛋,然后再去地里拔些野菜,回来煲一锅野菜鸡蛋汤。

其实立蛋的成功与否与春分节气无关,纯属技巧,普通日子里也有人立蛋成功过。但春分这天立蛋,是人们赋予节气的仪式感和美好寄托,在贫穷的日子里给了农人一丝欢喜和期盼,而那锅野菜鸡蛋汤,也给味蕾打上了印记,时隔多年,春分日仍念旧时味道,这种味道里有过去时光的滋味,还有生活在那个年代里的人和故事,暖着胃和流年。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