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制造强国更是对产业工人技能素质和创新精神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今年的人代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李素萍建议,大力培育大国工匠,提高技术工人待遇。
“目前职工队伍技术水平和培育大国工匠工作机制还存在着与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李素萍告诉记者,这主要表现在,产业工人的技能整体水平不适应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需求,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短板;高校毕业生不愿意从事制造业,制造业工人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面临人才断层的瓶颈等等。
为此,她建议,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大力培育大国工匠,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首先要加强培育大国工匠的整体规划设计。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加强总体规划设计,制定培育大国工匠的发展规划,细化政策措施。”李素萍称,各级政府还要在就业服务、技能培训、人才培养和优秀技能人才奖励等方面给予扶持,引导企业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注意为职工营造一个快乐工作、体面劳动的工作环境,关心职工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此外,她认为,还要提高技术工人工资津补贴待遇。“建立和完善职工晋升技能等级政策,扩大享受晋升技能等级奖励政策的职工范围,对获得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的要给予一定的晋升技能等级的奖励,并提高相关工资津补贴待遇。推动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搭建职业发展的‘立交桥’。探索推行企业首席技师制度、技术工人补助性津贴等措施,树立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的鲜明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