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代表团以代表团名义提出22件建议
2021年3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建议支持安徽打造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支持“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安徽代表团以代表团名义提出22件建议

■ 记者 于彩丽
 

记者从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安徽代表团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代表团着眼全国大局,结合安徽发展实际,以代表团名义向大会提出了22件建议。

安徽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黄晓求说,这些建议,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体现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要求,反映了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的实际需要,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方面。其中,围绕推动产业发展,提出了关于支持安徽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发展、支持“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安徽打造种业基地等建议;围绕推动绿色发展,提出了关于支持加快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支持安徽深化林长制改革、制定更加精准节能降碳政策等建议;围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支持安徽加强中长期电力供应保障、支持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项目建设等建议。              

建议支持 安徽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发展

生物技术是中央关于“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安徽省依托科技创新和丰富秸秆等生物质资源市场,出台专项支持政策,着力培育发展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全国第一条实现量产的全产业链聚乳酸生产线、全国第一条千吨级生物基呋喃聚酯示范线均在安徽投产。“十四五”期间,我省将继续重点培育发展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呋喃聚酯、生物基尼龙、生物基新型仿生材料等生物基新材料产品,力争实现产值超过4000亿元,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积极贡献。安徽代表团建议,国家将安徽生物基新材料产业纳入“十四五”规划纲要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支持皖北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集群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建议支持“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安徽省是中药资源大省和中药产业大省,已查明中药材品种达3578种,居华东地区首位。近年来,我省启动建设“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共确定石斛、灵芝、黄精等“十大皖药”品种、44个产业示范基地、76家建设单位,示范基地种植面积达12.7万亩,建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36个,“药信”“广印堂及图”“何云峙”等3个注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下一步将着力提升“十大皖药”规范化、标准化、科技化、产业化水平及品牌社会认知度,助力乡村振兴。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抓紧建立中药材优质优价、优先采购机制,大力推动GAP种植基地发展,提升中药材质量安全水平,让中医药更好服务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建议加快建设

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倡导、亲自指导、亲自推动下,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将“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列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安徽省成立了以省委书记为组长、省长为第一副组长的省推动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协调推进试验区建设事宜。

目前,皖浙两省正在共同编制《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方案》,达成了诸多共识。安徽代表团建议国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指导皖浙两省共同编制高质量的《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方案》;由中央财政设立生态补偿基金,并在其他专项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债券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请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发布权威、统一的跨流域水质考核体系、生态补偿标准等操作指南,为流域上下游签订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提供依据。

建议支持打造安徽种业基地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和调出大省,也是种子生产大省,全省建立农作物良种生产基地约240万亩,认定12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其中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4个,年产各类农作物良种约9亿公斤,良繁面积和制种总量约占全国的13%和14%,向国内外市场供应良种1.5亿公斤,成为全国种子出口大省。一批种子企业市场占有率具有全国影响力,安徽荃银高科种业居全国农作物种业企业第6位、居全国水稻种子企业第2位,合肥丰乐种业居全国玉米种子企业第9位,安徽皖垦种业、安徽华成种业分别居全国小麦种子企业第5位、第7位。

建议国家在安徽设立良种基地建设示范区,设立专项资金,加大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投入,加快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推动龙头企业实现种粮一体化发展,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建议支持安徽深化林长制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标志着林长制正式从安徽走向全国。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安徽省创建首个“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安徽省自2017年3月起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林长制改革,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体系,健全覆盖全面的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绿”任务,5.2万名林长守护400万公顷森林和100万公顷湿地,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目前,安徽省抓住林长制即将全国推行的重要机遇,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安徽代表团建议,国家在相关政策、项目安排上优先支持安徽示范区建设;完善退耕还林后续政策,提高补助标准;支持指导安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加强科研资金和项目倾斜。

建议支持打造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近年来,安徽省全力打造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安徽代表团称,目前,示范区共有5A级景区8家、4A级景区111家、世界遗产名录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县、区)3个。但在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一些优质资源的开发尚未有效实现。建议将黄山东部开发项目纳入国家规划重大项目,建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协调和补偿机制,支持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项目。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