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 春
春天的风韵
柳絮泄春光
下一篇4 2021年3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碗 春

■ 福建厦门 程新兵
 

春天,有着桃红柳绿、草长莺飞的唯美画卷;春天,有着“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娇艳热闹,当然也有着“花谢花飞花满天”的感伤。而我对春天的感知,是盛放在一碗碗浓情甜蜜的春季美食里,是儿时关于春天最美好的记忆。

熬过了一冬的枯寂与单调,菜园最先苏醒。春天的菜园有花也有菜,韭菜吐芽,菠菜努嘴,青菜扬花,黄瓜秧分叶,豆角苗破土,畦畦朝气勃勃。菜园的菜品丰富了,心灵手巧的妈妈每天变着戏法似地烹饪出一道道可口的美味佳肴。

“尝鲜无不道春笋”,春笋是一道不可不食的春季美食,因为没有比春笋更能说明“不时不食”的食材。其实,笋一年到头都有,而春笋则是一年里最鲜美的笋。家乡的春笋有两种,一种是长在沟渠边,细小、繁茂,一株株去抽,名曰抽笋;一种是长在后山上,粗壮、肥美,一锹锹挖掘,名曰挖笋。每到春笋钻出地面,妈妈总是带着我们四处寻觅,把春笋焯水后,做菜或做汤,我们总有口福能吃到最嫩的笋。

榆钱则是北方老家春天的另一道美食。当春风吹来第一缕绿色,金黄的榆钱就一串串地缀满了枝头,趁鲜嫩采摘,做成各种美味佳肴。榆钱不但可以生吃,还可做成榆钱窝窝、饺子、包子、榆钱饭、榆钱粥等等。不过,生吃时草香味浓郁,既不太好吃,也难以入口。妈妈用榆钱做过榆钱饭、榆钱饼、榆钱粥等,我最喜欢的还是榆钱饼,吃起来味道清鲜爽口。家乡人对榆钱有着深深的情结,在饥荒的年代里,榆钱曾被视为救命之物,作为食物供人们果腹。现在则主要是作为绿色健康食物,亦有旧时的情怀在里面。

香椿则是我最爱的一道春季美食。苏轼在《春菜》中有云:“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茁。”早在汉朝,人们即有食香椿这一习俗,称香椿为“树上蔬菜”,曾与荔枝一起作为南北两大贡品,深受皇宫及达官贵人的喜爱。每年春季谷雨前后,香椿发的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最常见的吃法有香椿芽拌豆腐、腌香椿、香椿泥、香椿蒜汁、摊香椿饼等。妈妈做得最好吃的是香椿炒蛋,炒之前先用热水将香椿烫一下,然后用冷水洗净切碎,蛋打入碗中,再将香椿、食盐、味精一起放入搅匀,锅内放油烧热,将调好的香椿蛋放入锅中煎炒二至三分钟即可食用。如今每到春季,各大商场超市、街巷里的菜市场都有香椿售卖,我总会买些解馋。

春饼则是流传最广的一道春季美食。北方人叫春饼,南方人则叫春卷。“立春吃春饼”是民间最重要的风俗之一,在日渐暖和的春天,到郊外的农家院,和面烙春饼,卷上刚刚发出嫩芽的羊角葱,抹上一层甜面酱,味道质朴,是最美味的春季主食。宋代蔡襄曾留有“春盘食菜思三九”的诗句盛赞春卷。客居闽南多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闽南人对春卷情有独钟,据传是福建当地人为感谢郑成功而发明的一道菜,而且常用作招待宾客,在闽南人的家宴和重要宴席场所都能见到。当皮薄酥脆、馅心香软的春卷端上桌面,春天也就在这一碗碗美味中来到了。

当然,春天的美食还有很多很多。春天是盛在碗里的一道道美食,有浓情的乡愁,有温情的母爱,有深情的记忆,每一口都是诗和远方。食在春天,不信你看这一碗碗春天的美味,哪一道不是饱含春天的色彩,又怎能让人不爱呢?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