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中国人民志愿军首任参谋长
李可染以“牛”为师
3上一篇 2021年3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李可染以“牛”为师

 

抗战期间,李可染与郭沫若比邻而居。在住房的附近有一个牛棚,一头青色的大水牛每日早出晚归。渐渐地,两人都对这头水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郭沫若为此创作了著名的长诗《水牛赞》,李可染也拿起画笔,从那时起开始着迷画水牛。

为了画好牛,他就潜心观察这头水牛如何吃草、啃蹄、喝水、反刍。由于川东地区的民房都是串夹壁,隔音效果很差,每到夜深人静,隔壁水牛的气息彻夜不停地传入,让辗转反侧的李可染产生无限冥想。水牛埋头苦干、无多需求的形象感染着画家,他忽觉得牛的品性轩宏无华,可爱无比。

他非常喜欢牛,喜欢牛的性格,钦佩牛的精神,因为他小时候有和牛一起生活的经历,又受鲁迅诗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影响,他画了很多水墨牛图,并以牛自比,就连自己的画室也命名为“师牛堂”。

他画的《放风筝》《暮韵图》中,牧童的淘气和可爱,水牛神情怡然,朴实憨厚,异趣横生,寥寥几笔一幅牧牛图就跃然纸上,大有多一笔就显得多余,少一笔就显得不够的感觉,恰到好处,彰显笔墨功力。从李可染牧牛图我们不难看出他是一位童心未泯的画家,牧童与牛的情趣使他的灵魂得到净化、生命得到升华。

“文革”期间,李可染被扣上“资产阶级反动权威”的罪名,下放到湖北丹江口“五七”干校进行改造。对这段历史,李可染很少提及,只是偶尔自嘲说:黄胄画驴我画牛,他是“驴贩子”,我是“牛贩子”,我不如他出名。 ■ 沈治鹏  据《人民政协报》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