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辟瘟疫
牛年说年
3上一篇 2021年2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牛年说年

蚌埠 韩国光
 

2021年喜逢牛年,说牛写牛又成了众人的话题。牛,一生脚踏实地,劳累终生,且不图回报。数千年来留下了不知多少蹄迹足痕,深深印入了人们的心灵。牛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人类最值得信任的朋友。崇牛、颂牛、奉牛为神是古代先民们善良的习惯信仰,实际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中国几千年不变的封建农耕制社会,人与牛结下了不解情缘。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人类开始了使用陶器和铸造的青铜器物件,并且出现了不同变形的动物或植物的具像图形,其中就有牛的具像图形。至殷周,牛的青铜铸件成了高贵的祭扫神物,春秋战国统治者的战旗,都挂有牦牛尾,以鼓舞士气和祈求胜利。在诸侯会盟时,盟主都要“执牛耳”取血,与盟友共饮,共订盟约,以体现立盟定约的至高无尚。到了秦汉,青铜铸造技艺更为精致,钟鼎、铜鼓或墓葬物都不乏有着牛头纹或威武雄姿的牛像。据资料记载,我国出土发现的有关牛的文物真是不少:有新石器安徽望江遗址出土的陶牛首,辽宁东沟县后洼遗址出土的石雕牛头,有陕西洋县出土的商代铜牛觥,牛的造型生动,纹饰也精美绝伦。太原出土的北齐陶牛,体格雄健,牛头高昂,脖颈坚挺,犄角冲天,佩戴有络头、璎珞、和杏叶等。陶牛的四肢有力地叉开,支撑着强壮的躯体,雄态威猛。匠师制作陶牛,除了卓越的造型能力,还显然得益于对牛的细致观察。还有西周中期陕西岐山县贺家村出土的铜牛尊,汉代宁夏出土的夹牛,东汉墓甘肃武威出土的木牛,以及河南偃师李家村出土的鎏金铜牛,等等,多的也无法一一统计。

在我国文化典籍中,牛有着极高的象征意义,所以,历朝历代才会出现如此众多的关于牛的一些杰作。唐代黄河古道的铁牛,除了有着固定当年的蒲津铁索浮桥的作用,还有一种作用就是,祈求对当时泛滥的黄河水有所震慑。《易经》上说,“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古人认为牛拥有“五行”中土属性和水属性。五行中讲水能生木,牛的耕作能促进农作物生长,又讲土能克水,故此,古人们常设置铜牛、铁牛以镇水魔。这铸铁牛置于黄河河岸,也想寄寓它能征服水患,求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中国几千年历史进程中,牛又一直都是劳动人民勤勤恳恳的象征。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劳作时任劳任怨,收获时也不要求主人给予更多赏赐。我国长期以来都处于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时代,而农耕文明时代标志性的劳动力之一就是耕牛。

我在中学时代就知道一些颂扬赞美牛的诗篇。这样的诗,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至清代的诗,都能找到。《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中写道“日至夕矣,养牛下来……日至西矣,养牛下括”,就是颇有意境的与牛相关的写景名句,它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傍晚的景色。较全面写牛的形象与活动情形的,我们还可以看《诗经,小雅,无羊》,其中这样写道:“谁谓尔无羊,三百为群。谁谓尔无羊,九十其犒。……尔牛来思,其耳湿湿。或降于阿,或饮其池,或寝或讹。……”这首诗生动描绘了牛的生活、饮食、住处、交配等方面,也是今天能看到的最早一首对牛具体描写的诗。熟悉牛的人都知道,牛没有骡马暴躁,没有驴倔强,是农村老人、儿童、妇女皆可放牧役使的大家畜。这充分反映了牛的性情温良,古诗中多次写到牛温顺的性情,牛不欺老幼,从袁枚的《骑牛》诗歌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相牛之背笑不休,此是人间安稳处。七十老翁有所求,呼僮扶上不拖空。牛亦相怜身不动,鞭之不前行徐徐。”这是牛驮着七十老翁袁枚行动时的情形,人骑上牛时牛“身不动”,走时还“行徐徐”,真是颇有人性,怕伤着老人啊!牛还能与弱小的动物和睦相处,唐代陆龟蒙的《放牛》诗便有这样的诗句:“牛蹄彳亍牛尾摇,背上闲闲立春鸟。”牛如此庞然大物,竟允许小鸟在它背上歇息,这是何等的温良、宽容和友爱?

我喜欢咏牛的诗歌也爱古代名家创作的牛画,去年我在书画院学习时,老师就让学员买了不少经典名作画集。老师说,唐宋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巅峰时期,涌现了很多艺术史上极其具影响力的画家和作品。唐代最具特点的主要有三幅作品:《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五牛图》《斗牛图》。其中的《五牛图》《斗牛图》更为盛名。《五牛图》是唐朝韩滉创作的黄麻纸本设色画卷,又名《唐韩滉五牛图》,该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五头牛中每一头牛既可独立成图,相互间又能首尾连贯,前呼后应,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整幅作品完全以牛为表现对象,无背景衬托,设色清淡古朴,浓淡渲染有别,画面层次丰富,达到了形神兼备之境界,不愧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神品。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