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劲吹千发树 今日淮南面面新
2021年1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春风劲吹千发树 今日淮南面面新
——美好淮南“十三五”成就巡礼
■ 陈彬 特约记者 吴传贤
淮南城市鸟瞰图
淮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店集贡米”
淮南生态美
 

“十三五”时期是淮南转型发展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系列新成就、新变化。

居民收入提前一年实现“翻一番”

“十三五”时期,淮南经济发展质效并进。全市经济在转型升级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901.1亿元提升到2019年的1296.2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经济总量确保目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25.6元、14250.4元,提前一年实现“翻一番”目标。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5年的12.4:48.1:39.5优化调整至2019年的10:40.7:49.3,转型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煤电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68.2%,自2002年以来首次降至70%以下。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由2015年的15.5%增长至2019年的18%,千亿规模的煤电化气全产业链产业和大数据、新型功能材料、新能源汽车、现代装备制造、煤系固废物综合利用五大百亿产业培育取得突破性进展。2019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7件,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

淮南市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淮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全省第一位次通过科技部验收,省部共建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被确定为首批安徽省实验室。截至2019年,全市共有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12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7家、省级重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1家,省级重大新兴产业专项3项,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17家。

全球最大水面漂浮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十三五”时期,淮南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排放量逐年下降,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在全省率先推行“河长制”,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累计治理采煤沉陷区4628亩,采煤塌陷区搬迁入住群众1.6万户、4万人,全球最大的沉陷区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获批准建设,建筑垃圾处置及再生资源化利用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前四年完成人工成片造林9.2万亩,新建森林生态长廊156千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5.8%,较“十二五”末提高1.5个百分点。

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稳步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5%,较“十二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实现落户城镇“零门槛”,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5.62%。老城区改造提升不断加快,改造老旧小区152个,城镇保障性住房(含棚户区改造)覆盖面超过23%。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村环境整治“三大革命”顺利推进,完成农村改厕13.61万户;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建成省级中心村274个,省级认定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27个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累计升级改造农村公路3513公里,建制村全部实现通客车,1.33万户农村危房得到改造,63.5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国字号”城市名片深入人心

“十三五”时期,淮南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济祁高速、商杭高铁、三座淮河大桥、沿淮系列大型泵站、城市公园广场、老旧小区改造等一大批关全局、惠民生的交通、能源、水利、环保重大项目建成投用。初步形成“一纵一横”高铁网、“二纵一横”高速公路网,东西城区、山南山北交通联系逐步加强,道路长度较“十二五”末提高50.8%。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持续推进,新增城市园林绿地面积56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2.55%,较“十二五”末提高5.8个百分点。公用服务设施不断提升,新改建各类管网415.27公里,城镇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9.5%、97.3%、95%。聚焦品牌,成功打造“淮南豆腐”“潘集酥瓜”“凤台平菇”“淮建西红柿”“淮南牛肉汤”等地理商标。“中国能源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成语典故之城”等城市名片深入人心。

五年来,淮南八大领域488项改革任务全面推进,连续三年考核位居全省前列;关闭退出5对煤矿、1495万吨产能,妥善安置职工近5万人;成功创建安徽淮南(凤台)国家农业科技园,909个村全部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毛集实验区入选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寿县国家级“多规合一”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各级政务(为民)服务中心大厅比例99.66%,位居全省第二;完成8家城市公立医院医改,在全省率先开展按病种收费改革。

投入236.51亿,民生福祉日益增进

“十三五”时期,淮南民生福祉日益增进。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全市18.7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面脱贫、16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出列,国家级贫困县寿县高质量脱贫摘帽。

五年来,滚动实施54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36.51亿元。累计新增就业25.72万人,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提前完成目标任务。

新改扩建医院21所,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5.65张,智慧医疗项目建成运行,社会办医规模稳居全省首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不断提高,提前一年实现城乡低保统筹,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覆盖全体医保参保人员,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的完成率达到100%。

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顺利实施,“一廊五地”建设高质量推进,沪苏浙来淮投资项目增长明显。《合淮产业走廊发展规划(2018-2025)》获省政府批准实施,合淮同城化建设扎实推进,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建成投用,合肥五十中新桥校区建成招生,济祁高速三觉连接线建成通车。

外贸主体队伍不断壮大,2019年进出口总额达到5.98亿美元,是“十二五”末的1.8倍。新开工招商项目超过880个,总投资超过2640亿元,恒大集团、中国医药集团、三峡新能源等一批国内500强企业、民营500强企业、上市公司落户淮南。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