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不老药”收了“智商税”
岂能任由盲盒成为售假温床
任正非: 华为必须全面靠自己打造产品
主食吃得少,人会累
莫让“网红”热气球在监管真空中“黑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岂能任由盲盒成为售假温床

■ 苑广阔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抽到什么”,靠着这份“期待感”,盲盒迅速在年轻人中风靡,从最初的玩偶到口红、书籍、古玩、糕点等,“万物皆可盲盒”。以往,各类盲盒与直接购买一件同类商品价格相差不大,玩的就是“惊喜”。但现在,如果你十几元就可以抽到一件衣服,甚至不乏是品牌服装,会不会认为自己捡到了大便宜?(1月23日中国新闻网)

“盲盒经济”说到底玩的就是一个心理战术,然而,真正掏钱购买的消费者,却是吐槽者多、满意者少。有人收到的衣服质量低劣,异味浓重;有人收到的衣服质量差不说,尺码也不对,想穿也穿不上。记者也通过购买的方式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了更加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被网络商家以“尾单”“次品”贩卖的所谓名牌正品衣服,根本就是来路不明,高度怀疑是假冒伪劣产品。

通过盲盒来卖东西,从本质上来说算是一种新的营销方式,也可以看做是营销层面的一种创新。但是不管是把商品明摆着售卖,还是装到盲盒里售卖,保证商品质量、正品依旧是商家的首要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如若商家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不但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同时其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做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

面对这种通过盲盒售假的现象,一些网络电商平台的客服先是表示遇到假货可以举报,但同时又表示,如果卖家注明是假货、高仿,买家不介意就行。这样的逻辑显然站不住脚,消费者知假买假,但并不意味着网络商家就可以知假卖假。希望网络电商平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向借助盲盒售假的现象说不,否则极有可能被被侵权的商家或消费者追究连带责任。

利用盲盒售假,算是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所以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给予必要的关注,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监管。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护被侵权企业商家的权益,也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同时还净化了网络电商市场。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