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回家过年
如今,我也嘴角上扬
难忘故乡田和地
偷得小闲闲话“半”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难忘故乡田和地

■ 合肥 王富强
 

离开故乡三十多年了,我一直没有忘记那些曾经耕种过的田和地。那些田地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光,总在我的脑海里若隐若现。

田是水田,主要种植水稻,按季节分为早、晚两季。秋收后再种一季油菜,等到晚稻快成熟时,在整块田里纵横交错挖几条浅浅的水沟,过滤水分,让松软的土质变硬起来,为收割后种越冬的油菜做准备。常规的生产劳动都是有章可循的,我们按照祖辈传承的程序操作,环环相扣,有条不紊地进行。

地是旱地,主要种植小麦、棉花、山芋、芝麻、黄豆等农作物,肥沃的地表上蚁蛭成堆,给庄稼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按照四时节气,一季接一季,及瓜而代。总之田地是不能闲置和荒芜,种上庄稼就有收获,看似即鹿无虞,实则聚沙成塔,农家的幸福生活就靠一点点地积攒而成。

人对田地是有情感的,哪块田肥沃哪块地贫瘠,适合种什么作物都要做到心有底数,切不可随意而为。虽然那时还谈不上科学种田,但对于一个种田的老把式来说,在长期的劳动中也会总结出一些基本的经验和方法。比如给水困难的地种赖旱的玉米芝麻,地势低洼的田种产量高的单季稻。找出田地的罅漏之处,就可以变劣势为优势,只要用努力和汗水代步,富饶的田地里就会开出一朵朵梦想之花。

田地里生产而出的五谷,那是家乡特有的风味。新加工的粳米,黏润酿糯,清香可口,没有菜肴也能吃下两碗饭,那种口感让人回味良久。石磨磨碎了小麦颗粒,谷香自然流露,兑水做粑,充饥抵饿;兑水做糊,稀而不稠。

在我正值青葱年华的时候,父亲把我领进他的世界。虽然我满腹怨愤,但无法拒绝,民间就是这样衣钵相传。尽管我气馁过沮丧过,但始终没有放弃过。而且我的内心没有一丝奢侈之念,从来不去想成功会从天而降,希望哪天突然青睐于身。在劳动之余,读自己喜欢的书写自己感悟的文练自己热爱的武,在指责在困惑中,一步步向前走,我坚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田地像一座大熔炉,让我茁壮成长,虽然那时我手握锄头和铁锹,肩挑稻把和粪桶,但一番劳其筋骨后,我收获到一笔无法估价的人生财富,这是同龄人所缺失的精神食粮。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总是在心里鼓励自己:一定行。一个能种好田地的人,何惧人生的风风雨雨。田地不仅孕育麦米面,而且也孕育人的精气神。

诗人艾青说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不仅怀揣同样的情愫,而且还多了一份对田地的眷恋。曾经的人,都纷纷老去;曾经的物,已面目全非;唯有田地依旧保存完好,任凭岁月流年,不改当年的初衷。

我能讲出许多与田地相关的故事,因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原由,这些故事已融入我的思想和灵魂,不知不觉与我的生命一起同生同息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