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防范劳动合同“留白”变“留雷”
“鸡娃”式教育,未必培养出“龙凤”之才
商务部:重点地区电商要逐步 停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每天2块巧克力,降低中风风险
家用投影仪市场不能再野蛮生长
下一篇4 2021年1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拿什么防范劳动合同“留白”变“留雷”

■ 张海英
“埋雷” 王恒/漫画
 

前不久,江西籍保洁员丁翠竹与福州一家企业的3年劳动合同期满。其间,她因调休被人事部门认定为旷工并遭辞退。申请劳动仲裁时,她才发现,3年前她与单位所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关键条款留有空白,如今该合同上盖的是另一家劳务派遣公司的章,且收入一栏所填数字比实际收入少了近一半。(1月11日《工人日报》)

“留白”劳动合同的罪魁祸首是某些用人单位。这类单位为达到少缴社保、逃避工伤责任等目的,不仅故意提供“留白”合同文本,而且采取诱导劳动者“留白”、拒绝“填空”等黑招,比如不填具体工资金额的理由是以后要涨工资;不填写具体岗位的借口是以后会升职等。在这般忽悠下,部分劳动者就会同意或被迫同意“留白”,但“留白”实为“留雷”。

部分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留雷”,不但侵害了劳动者权益,也破坏了劳动关系,同时,还占用浪费了劳动仲裁或者司法资源。所以,必须对劳动合同“留白”现象采取有力措施。首先,要向劳动者深入普及相关法律知识,以及合同“留白”带来的种种风险,以此提醒、警示劳动者不要在劳动合同中“留白”,尤其是涉及劳动者权益的关键条款,不能留一点空白。

其次,应通过深入检查劳动合同纠正“留白”现象。目前,很多地方只重视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重视劳动合同签订内容和签订质量。这种情况亟待改变,即要从合同细节处重视劳动者权益。

其三,维权机构要对劳动者多些支持。尽管某些用人单位会“填空”,但掩饰不了侵权事实。因为,其一,劳动者在合同尾页签名之前,劳动合同中空白内容是否已经填写完整,可通过司法鉴定来认定。其二,劳动者其他人证、物证,也可以来证实劳动者与单位的真实情况。这既需要劳动者清楚“留白”后的救济方式,也需要劳动仲裁和司法机关多支持劳动者。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