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时期,合肥市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不断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五年间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城市更新步伐加快,群众居住品质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十三五”时期,合肥市综合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扎实推进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建设,房地产市场总体上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与“十二五”末相比,合肥市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由62%提升至82%;住宅施工面积占房屋施工面积的比重由60%上升到70%。住宅开发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增长,为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期间,合肥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年平均1523万平方米,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5.6%;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年平均1232万平方米,全市二手住宅年均成交710万平方米。
新开工棚户区安置房13.09万套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合肥市利用国家棚户区改造政策“黄金期”,累计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40.3亿元,省级财政安排补助资金2.1亿元;发行棚改专项债券99.9亿元。“十三五”期间,合肥市新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安置房13.09万套,棚户区改造刷新了城区面貌,提升和完善了城市功能,使棚户区群众的“忧”居变“优”居。
“十三五”期间,合肥市出台《合肥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将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公租房货币化保障范围,将环卫工人、公交司机等公共服务行业符合条件的职工纳入优先保障。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公租房补贴标准由10元/月/平方米/人调整到18元/月/平方米/人。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设公租房12.02万套,其中2020年纳入国家公租房保障计划922套。
发放住房租赁奖补资金361万元
2017年以来,合肥市相继成为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和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4项住房租赁试点城市,并在全国率先实施地方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累计发放奖补资金361万元,惠及群众3100余人、企业45家,后期还将陆续发放中央财政奖补资金24亿元。
通过国有企业整体集中新建、开发企业配建自持、非住宅改建和成套住宅改造等多种渠道,合肥市增加了租赁住房供应。目前,全市整体集中新建租赁住房项目23个,约可建设1.2万套;配建自持租赁住房项目43个,约可建设1.1万套;企业自建职工宿舍项目34个,约可建设1.1万套/间;非住宅改建租赁住房项目87个,约可建设1.8万套/间。
已累计发放人才租房补贴近1.3亿元
截至2020年12月,合肥市区规划的11个人才公寓项目均已开工建设,总用地面积683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总户数7000余套,已结构封顶66栋约4600套,其中1个项目已具备交付条件,5个项目进入后期收尾阶段。
2018年,合肥市出台支持人才来肥创新创业政策,对新落户在肥无房的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发放三年租房补贴。截至目前,合肥市已累计发放租房补贴近1.3亿元,享受新落户人才租房补贴发放条件的各类人才188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