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你”温暖如冬,纵享幸福滁州
2020年12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因“你”温暖如冬,纵享幸福滁州

■ 记者 吴承江 胡昊/文 杨硕/图
谢加佳的脱贫证书
支荣鑫在走访贫困户
滁州市琅琊区龙池社区舞蹈队
凤凰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为老人免费体检
 

冬日的一天上午,天空中飘着小雨,滁州市来安县施官镇龙山村万庄组的谢加佳正在家中,经营着自己的小卖部,妻子王丹丹在客厅操作着缝纫机,加工从镇上工厂里带来的服装。对于腿有残疾的谢加佳来说,多亏了政府的扶贫政策,才让他们一家过上如今的好日子。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一个地区发展强大而厚实的根基,当一首共创幸福的协奏曲唱响,当每个人都为建设幸福城市而努力,这份幸福就变得深沉而持久。

脱贫奔康加速前进、文明城市首创全胜、人民生活多姿多彩……看!砥砺奋进、敢作敢为的滁州市奏响了一支厚实、温馨的民生发展协奏曲。

这里步履铿锵

龙山村是来安县11个贫困村之一,全村面积约20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和28个村民小组,人口约1815户4858人,2014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户108户197人,其中因老因病因残致贫的占比达90%以上。2018年4月,支荣鑫被选派到这里担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刚到龙山时,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基础设施建设有欠账、特色产业发展刚刚起步的贫困村。虽说问题复杂、困难重重,但作为村第一书记,支荣鑫坚信,眼下的农村,上有国家级的乡村振兴战略,下有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村一级党组织只要统一认识、明确思路、真抓实干,必然会成为扎根基层的“定海神针”。

到村以后,支荣鑫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在村、身心都要在村。只要有时间,支荣鑫就带着驻村工作队、村干部,一趟又一趟地下队入户,走进每一个贫困户家庭,跑遍全村每一个角落,和群众坐在一条凳子上,用脚步丈量民生,用真情服务基层。

村民谢加佳,因为腿有残疾,无法外出工作,为了让他能够有一份事干,早日脱贫奔康,支荣鑫结合实际,让他在家经营小卖部,还帮他联系承包了一片鱼塘,而为了方便他的妻子接送上学的孩子,支荣鑫又联系镇里的一家服装厂,让他的妻子王丹丹可以在家上班。如今,一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日子也越过越好。

如今的龙山村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截至目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8户197人,已经全部实现脱贫。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30万元,2019年更是迈入50万元大关。2019年,龙山村积极探索“构建利益共同体”资产收益扶贫,这一做法,入选2019年安徽省财政厅资产收益扶贫典型案例。

以龙山村为例,近五年来,滁州市扭住中心、把握重心,认真落实基本方略,在脱贫奔康的战斗中迈出了铿锵有力的步伐,取得了满满的收获。

数据可见一斑,滁州市坚持精准识别,抓实建档立卡工作,健全动态管理机制,通过取消规模控制、增加“一比对”、开展“回头看”等措施,第一粒“纽扣”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攻坚初期共识别贫困村123个,贫困户81517户201120人,通过常态化动态管理。截至2020年初,现有在册贫困户73058户194027人。坚持精准帮扶,实行“一村一规划、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工作举措,全市共落实帮扶措施72.86万条,户均10.15条,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底的2471元增至2019年底的11298元。坚持精准施策,打出了政策组合拳,形成1+20+N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扎实推进“十大工程”,确保政策精准、措施到位。坚持精准退出,建立健全贫困退出机制,严格退出标准和程序,定远县于2019年4月成功摘帽。全市123个贫困村已于2018年底全部出列,村均集体经济收入由2014年底的1.8万元增至2020年10月底的41.4万元。全市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5.69%降至0.1%,剩余1370户3555人能够于2020年底全部实现脱贫。

这里文明吉祥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11月20日在北京举行,滁州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以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全国前列的优异成绩实现“一举夺牌,首创全胜”目标!

文明,是社会发展最温暖的底色。文明创建,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也关乎人民生活幸福美好。近年来,滁州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规范化常态化,为滁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自2018年以来,滁州市累计投入600多亿元,改造提升城区老旧小区、农贸市场、背街小巷,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旧貌换新颜”。截至目前,全面改造老旧小区127个、提升改造居民小区550多个,惠及14万多户、42.8万人。新建改造农贸市场30个,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改造背街小巷220多条、新建改造公厕160多座。

统筹推进文明创建难点问题专项整治与文明行为法治化建设,出台了《滁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为文明创建和重难点问题整治,提供法制保障。着力解决“脏”“乱”“差”的问题。其中,推进环卫保洁一体化,将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园广场、无物业小区等全部纳入,实现全覆盖,保洁质量和市容环境明显改观。持续开展交通乱象大整治,组织千名警力上路执勤,开展电动三轮、四轮车专项整治,依法整顿二手车市场,新建公共停车场11个,全面施划停车泊位,新增泊位2.6万个。持续组织实施“大拆违”,拆除各类违法建设7500多起,面积约40多万平方米。

这里幸福安然

“做志愿者有两年时间了,主要是为老人们提供一些便利,洗洗衣服、打扫卫生,陪他们聊聊天,都是发自内心的,小区的居民从一开始的不理解、不信任到现在对我们很依赖,也让我们感到很有价值。”滁州市南门公共服务中心龙池社区美好龙池爱心服务队的张玲说道。

龙池社区由于历史原因,曾是关停并转企业的宿舍区,辖区20%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由祖辈看护的200余名儿童,形成特殊城市留守儿童群体。2010年以来,社区立足居民需求,在招募有爱心的志愿者基础上,按照志愿者特长进行划分,精心打造以映山红、康乃馨、向日葵、君子兰、蒲公英、紫罗兰命名的“六色花”志愿服务队。在“六色花”志愿服务队的帮助下,社区陆续成立 “爱心学堂”“汉学堂”“国粹堂”,通过帮、扶、教一体的新模式,优化儿童成长环境。同时也向社会吹响了志愿服务的“集结号”,通过“六色花”志愿者团队多年的服务为辖区留守儿童群体及其他未成年人营造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9年多来,“六色花”通过“三堂”阵地建设已累计有1000余名志愿者参与,先后举办各类活动200余场,受惠城市居民及其子女6000余人。

如今,行走在龙池社区,一股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文化广场上,文艺比赛、广场舞展演轮番登场,精彩连连;文明实践站、“国粹堂”内,文艺骨干吹拉弹唱、切磋技艺,书画爱好者挥毫泼墨、抒发豪情;图书园地、农家书屋里,人们惬意阅读,争相汲取文化营养……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一派生机蓬勃的景象,既扮靓了生活,更浸润了民心。     (部分图片由滁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