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和合肥早期的建设中,有许多“南下干部”做出过突出的贡献,中共安徽省委原常委、省人民政府原顾问、中共合肥市委原书记刘征田,就是这样一位“南下干部”。他主政过安徽省里多个重要经济和建设工作部门,主持制定了安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规划轮廓。他曾多次当面向毛泽东、周恩来等开国领袖汇报工作,接受指示,聆听谆谆教诲。
9月中旬,记者采访了刘征田之子刘潞,他说, 1961年 2月,合肥市郊区大蜀山脚下的“合肥市蜀山公社井岗大队南新庄生产队”,是安徽省委农业“责任田”最早试点的地区和单位。当时在合肥履职时的父亲, 从选点、试行直到总结铺开,支持和保证了这个全国最早秘密开展的农村责任田试点。
为挺进和坚持大别山斗争 作出重要贡献
1916年7月,刘征田出生于山西省平定县马家坡村。他在平定中学读书期间,就积极投身抗日宣传活动。1935年冬,他参加了中共领导的秘密组织——反帝大同盟,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并于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 年5月,他在因统战工作需要参加阎锡山举办的秋林训练班期间,坚守革命初心,严正拒绝其委任的国民党政府县长的引诱拉拢。
刘征田在抗战期间历任山西“决死第二总队”政治教导员、太行太岳冀南联合办事处秘书、太行第三专员公署路西办事处副主任兼财粮科长、太行第七专署秘书主任和代理专员等职。解放战争期间历任太行第五专员公署副专员、第二野战军第三随军办事处主任、皖西第二专署专员、皖西财委副书记兼工商总局局长等。
刘征田后来在“我的历史简述”中写道,“1947年6月18日晚上,我正在安阳前线,突然接到太行行署主任李一清同志的电话,要我第二天上午10点钟以前,赶到安阳县蒋村刘邓司令部找邓小平政委,邓政委当面向我交待任务……邓政委首先向我说明,晋冀鲁豫野战军准备马上实行中央突破的决策,强渡黄河南下,打到‘蒋管区’去,在那里建立根据地……邓政委还嘱咐我马上赶回林县安排好家务,务必在6月25日以前赶到安阳前线。”刘征田当面领受了邓政委交给他的任务和职责,随刘邓大军三纵挺进皖西,边行军,边组建机构,边开展工作。组织人员为部队筹措粮草, 安置伤病员,赶制过冬棉服,保障后勤供给。不畏艰险,深入进行剿匪斗争,建立多地地方政权。举办青年干部训练班,组织工作组下乡开展土改和财粮民政工作。他主持制定了皖西统一财政货币政策和财经制度,还依托随军带来的3万块银元,印制发行了面值为四种的皖西流通券,在当地使用,以稳定本地金融秩序,促进商品流通和物资交流。大力组织发展生产,动员群众支军支前等。他为刘邓大军胜利挺进大别山,建立和巩固皖西新生人民政权做出了重要贡献。
支持推广全国最早的农村责任田试点
全国解放后,刘征田历任皖北六安专署专员、皖北财委副书记兼行署财政处处长、省政府工业厅厅长、安徽省委工业部副部长、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主任。主抓安徽地方工业的发展,包括兴建分布于全省多地市的烟厂、钢铁厂、煤矿、纺织厂、电厂、专用输电线路、水火联网、建工企业及苏联援助的三个项目工程等。他多次向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工作,积极争取中央对安徽的政策支持。主持制定了安徽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后并组织了执行情况的检查。主持提出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规划轮廓。编制安徽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意见,规划安徽省水利建设方案等。为新中国初期安徽的工业化建设和中长期经济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956年7月,刘征田被选为第一届中共安徽省委委员,1958年5月后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中共合肥市委第一书记、合肥市政协主席,率领全市人民艰苦奋斗,勤俭创业,为恢复、稳定国民经济,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加速合肥市的全面建设和发展,不懈努力。虽经“三年困难时期”,仍直接领导了合肥市纺织、针织、印染、矿机、车辆、橡胶、重型机械、肉联、化肥、制铝等厂的规划和建设,扩建了从上海迁来的多个工业企业,提升了合肥市工业能力。新建扩建了多条市区道路,坚持市区绿化,改善了市容市貌等。
1961年2月,省里决定在毛泽东、邓小平视察过的合肥市郊区蜀山公社,选择南新庄生产队,进行“包产到队,定产到田,责任到田”的责任田试验,这可以说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最早的源头。南新庄试点当年即解决粮食问题。到当年年底,合肥所属三县及郊区农村,实行责任田的有49个生产大队和417个生产队,分别占到总数的52%和34.2%,第二年即实现增产增收。这一做法随后在全省推广开来,对当时安徽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起到重大作用。刘征田作为安徽省委常委班子成员之一和合肥市主要负责人,冒着政治风险,在职责范围内,全力支持和保证在南新庄的试点工作,积极促进了在合肥地区的推广。
领导参与安徽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1970年初,刘征田担任皖赣铁路副指挥,承担安徽芜湖至江西九江的新建铁路任务。他和同志们冒着南方盛夏酷暑,每天坚持步行,边勘察地形地貌,边拟定线路走向,现场办公,就地研究和解决问题,历经四十余天,走完安徽境内300多公里全线。1973年铁路修至宁国,工程质量和造价均优。
1979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刘征田任安徽省政府党组成员、省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为适应形势需要,他调整安徽省建委机构设置,组建了省建材局、建工局、成套设备局,加强了省测绘局、省设计院,组建宁国水泥厂领导班子。大量提拔和使用技术干部,调整充实各级领导班子。对建筑设计和施工,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实行产值承包制等改革措施等。安徽建筑业和建材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他组织和领导了全省十三个省属市的建设规划工作,其中合肥市的建设规划被国务院首批批准执行。他在黄山组织召开全国性的专家会议,专门研究黄山中长期规划,并对齐云山、九华山 、天柱山等也进行了建设规划。他还领导和参与领导了安徽一些重点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的规划和建设,主要有淮南铁路复线建设、芜湖小杨村编组站、芜湖轮渡码头、宁国水泥厂、铜陵水泥厂、白马山水泥厂、淮南编组站等。值得一提的是,经他与芜湖市领导共同努力,争取到了国务院和南京军区支持,在兼顾铁路建设和湾里军用机场使用需要的同时,新改进了芜湖铁路枢纽设计,为芜湖市长远发展,为新建芜湖长江大桥及皖赣、宣杭铁路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1983年3月后任省政府顾问,组建省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并兼总干事,仍心系安徽的建设事业,开展决策咨询,认真建言献策。
教育子女要求真务实
在子女心目中,父亲是一位严肃庄重的人,要求子女求真务实,品行端正。例如不允许在讲话中夹带“脏”字,如果被父亲听到讲话不文明,则会被罚站。无论是对待工作还是生活,父亲都非常严谨,“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必须要有根据,要经得起检验。”
“有一次交谈中,我说听讲一外贸部门一件事上亏损了几百万元,父亲马上就追问我从哪听来的?经过证实没有?是自己猜测的还是实际发生的?没有经过证实的事情,怎么能随意传播?从那以后,我就很注意,就是要为自己讲的话、做的事负责任。”刘潞如是说。 ■ 据《安徽画报》